臆想的葡萄园
2010-01-12 17:23 来源 : 榕树下 作者 : 好读书
文人们总有一些臆想,在这些臆想中发泄郁积的体力;关于臆想的内容,虽然每个文人都会有自己表面上标新立异的一套说法,但事实上却是大同小异的。中国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西方柏拉图有理想国,之后又乌托邦、共产主义等名称不绝于耳。这一次的这个叫张炜的人,他的臆想叫做葡萄园。
城市文明在腐朽也令人腐朽,于是他(还有他的一些朋友)都想逃出来。他逃到了一个葡萄园,买了这块土地但他说他不要做庄园主。不要做庄园主,是不要受原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文明束缚。他与他的助手、雇工一起劳作、休憩、生活(这样就不是庄园主了?),他与他们结成了一个大家庭,葡萄园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化的体现。
不过,这终究是臆想。葡萄园中的人都以他为中心,“鼓额”如此依恋他,甚至他走了两三个月就病到了死亡边缘,拐子四哥和老婆响铃只是体力劳动者,在思想上他们都要以他马首是瞻,肖明子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葡萄园的一位反叛者,他与肖潇关系很好,后来又与罗玲有了超越一般感情的举止。
因此,他认为罗玲伤害了肖明子,伤害了葡萄园,伤害了他。他需要的葡萄园只是他的葡萄园,他不能允许外人搅乱里面人的生活。是的,这之中有一条清晰的界限,葡萄园内是他的领地,他要保持住那种和谐而简单;至于葡萄园之外的世界,那些税务人员、老经叔、村长、梅子、小宁、早武、肖潇、罗玲,以及他的朋友,还有那些在他生活中一闪而过的人,他都带了距离去对待,他们的可笑可鄙之处都会被淡化成风景,只有当他们想侵入葡萄园的时候,他的答复会严厉而明晰起来。
就像一个人一样,葡萄园只需要一个大脑。他就是葡萄园中的唯一大脑,他在这个葡萄园中的地位有他那张泥糊的桌子为据。而其它的人,拐子四哥、响铃、鼓额,他们不识字也不需要识字,他们只需要用一颗心跟随他,他们的四肢就是他四肢的延长。
他在一开始将肖明子和罗玲的关系与鼓额被强暴这件事情并列,认为这都是对葡萄园的侵犯。但是之后他逐渐接受了这两个人的关系,因为他把罗玲也拉入了葡萄园中。“就让她去洗马吧”,他说。这是他的分配方案,但这是事实,或者只是他的幻想?这一问题在小说的最后变得极不清晰。在小说的最后,他像所有的文人一样,臆想完了自己很少从事的劳作之后,终究还是要回到文化上。他要办一个杂志叫《葡萄园纪事》。在这件事情上,很明显只靠了一个脑子已经不够了,需要肖潇、罗玲还有他在城市的一帮朋友,但是他的臆想只能停留在分配工作阶段,杂志的结果从没有被提到,也不会被提到:这么多的脑子已经不在他的臆想范围内了。
奇怪的是,葡萄园里没有爱情。这里有夫妻,有拐子四哥与响铃,有男女,有罗铃和肖明子,有他和鼓额。但是人之间的感情却都不能被称为爱情。拐子四哥觉得斑虎这条狗比响铃还懂她,响铃只是他领回家的一个老婆。罗玲与肖明子之间的关系近乎畸形,罗铃比肖明子大好几岁,而且罗铃活泼热烈,肖明子性格内向;鼓额又比他小好几岁,鼓额拉扯着他时,他也未曾有过邪念。他在最后说:我对她什么都没有做。
他是从城市里出来的,扔下了他的老婆梅子和孩子小宁。他和梅子之间有所谓的爱情吗?那也是他要在那个城市扔下的东西吧。
因为他要建立一个葡萄园,要建立一个世外桃源、理想国、乌托邦,要在这里过共产主义生活。而爱情是这种生活的大敌,它会把人圈进一个二人世界,自私起来。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也有过这样的举措,拆开家庭组织,分成男营女营。所有的臆想都有相通之处,只是表述不同,政治家可以实干,小说家则在纸上堆积一个一个的文字。这就是这本小说《你在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