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VS大众化

2009年01月17日02738

专业化VS大众化

新闻链接:

 20073月至5月,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会(CIVB)在中国首次举办了“随时随意波尔多”推广活动。作为世界葡萄酒闻名地精心酿造的葡萄酒,除了脍炙人口的顶级名酒外,也有性价比绝佳的美酒。

早在今年3月,由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会(CIVB)邀请,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中国大陆各地经销商推荐的300多款波尔多葡萄酒中,盲品评选出了94款高品质且价格适中的波尔多葡萄酒。这次评出向国人推荐的的葡萄酒,每瓶零售店价格在人民币70元至250元之间,餐厅价格在人民币250元至500元之间,葡萄酒年份为2000年至2006年。

 

价值消费才是发展方向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会秘书长  Roland Quancard

波尔多,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法国AOC第一大产区,拥有近十二万三千公顷的葡萄种植面积(占全世界葡萄园的2.5%),6亿升葡萄酒平均年产量,一万多家葡萄酒种植者,五十七种原产地命名葡萄酒。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品种丰富葡萄品种,波尔多成为了酝酿美酒的天堂,这里酿造出的葡萄酒,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

据统计,自2000年来,法国波尔多AOC(法定产区)级别和VDQS级别(优良地区餐酒)平静葡萄酒出口量一直占法国同类葡萄酒出口总量的半数以上,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了67%68%。作为出口最多法国葡萄酒地区之一的波尔多的美酒,也越来越多地流到了中国人的杯中。

也许是因为名气最大,波尔多葡萄酒是许多人最早认识的葡萄酒。不过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波尔多葡萄酒高贵而神秘,犹如天河中的明珠,似乎可望而不可及,其实却不尽然。其实在波尔多产区只有5%的是身价不斐的顶级琼浆,其余的95%都属于大众消费级,即价格却并不昂贵的性价比极高的葡萄酒。而这次“随时随意波尔多”活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宣传和推广更为广义的波尔多产区文化,借此转变在中国大多消费者的常规意识中的波尔多的葡萄酒就是“高贵奢侈品”的误区,并将扩大中国市场受众面和机会,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价格合理的高品质佳酿。

 

适合自己即是最好

                 /澳大利亚双栖山庄酿酒师  Aldo Bratovic

目前如果中国人每个人喝两瓶葡萄酒,估计世界上的葡萄酒将不够供应这个需求。葡萄酒文化需要自然的发展过程,比如在做贸易的时候,外国人会把葡萄酒文化带到中国,消费者也会受到同事和朋友的影响而开始饮用,这是一种慢慢的培养过程,我认为这是需要时间演变的,葡萄酒会在人们真正了解它之后才能够慢慢的走进人的生活。

即使常常被作为比较的“新世界”与“旧世界”的葡萄酒。新世界的葡萄酒的果味可能确实较为突出,这与酿造工艺技术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仅此而已。目前部分旧世界的酒庄和新世界的酒庄会互相学习和借鉴相互的酿造技术的经验,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因此难以简单的比较不同。对于消费者,自我选择与喜欢即是最好。

 

专业化与大众化需要时间来磨合

/西班牙瓦伦西亚自治区政府对外贸易局广州代表处首席代表David A.Lopez Martim

专业化和普及化的问题,首先上应该是生活习惯的不同。而谈到如何能做到既专业有普及呢?我认为不能只是靠品牌的推广,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和知识的推广,让中国的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到葡萄酒文化。可以通过举办品酒会、研讨会、推广会来让消费者能够了解到葡萄酒的文化。再者,可以通过传媒,如网络或杂志等等来传播一些葡萄酒的知识,让消费者更加靠近葡萄酒。但希望这些葡萄酒知识不仅仅只是关系到专业的部分,还要兼顾大众的部分。就像在西班牙,即使很普通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介绍形式多样的葡萄酒报道,葡萄酒的各种知识、新闻、文化都出现各种场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于专业化和大众化这个问题是需要时间来磨合的。

 

看塔尖,还是看塔底

/方军

如何在生活化的同时让人们更专业化的喝到更有价值的葡萄酒?如何来平衡市场上存在的葡萄酒专业化和大众化之间矛盾?而对于发展中的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而言,会有个“塔尖”与“塔底”的问题。当然塔尖跟塔底都重要,但缺乏的是在两者间普及性(平民化)与专业性(鉴赏化)的平衡问题。事实上这两者既相矛盾又确并存,虽然无论国内外运用品牌、产区、评级、价格等来区分消费层次,但最核心是中国仍缺乏葡萄消费的消费基面。

去过欧洲,看到无论是大小卖场、餐厅酒吧,还是寻常各家各户,葡萄酒已经融入平常生活,葡萄酒文化伴随着食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就连自己在当地普通小店就餐时都有了点支酒的消费习惯。我们可以听到许多酿酒师讲述,每当酿造一款新品出来时,就已经想好适合来搭配什么菜肴。而且当一支葡萄酒和一瓶饮用水的价格相当时,你就更容易把它当成生活一个极度寻常的部分,这个与如今我们国内大家都已接受并习惯饮用瓶装水(纯净水、矿泉水)一样。

在中国,普通的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品质、等级有多少了解与详识?虽然我们都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众多酒品之间除了各自特色,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很多时候我们了解的葡萄酒知识,不是照本宣科就是道听途说。毕竟葡萄酒的专业知识和品鉴能力是需要专业培训和经验的积淀。我们总会在一些试酒会上,看到一两个连杯子都拿错的老兄——正确应是拿捏杯脚柱或杯脚边缘,结果他们却把品葡萄酒当品威士忌一样用手“暖”着杯壁,还与众人高谈阔论的谈红酒的产地和优劣,看了不禁让人哑然失笑。所以,如何正确的推广和培养葡萄酒文化,真正引导品尝其中滋味与妙趣,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国内葡萄酒各企业及人士努力的方向。

在市场上,我们希望尽量避免和杜绝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事情发生,虽然这个想法目前看比较“幼稚”,毕竟在市场经济的商业模式下,更多的企业赚的就是个信息不透明,但为了整个消费环境的健康培育和形成,还是不应该过分的去透支“明天”。

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吴书仙

汉化葡萄酒文化

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是要以多数中国人的需求为目标,以中国文化和习惯为本将葡萄酒嫁接过来。通俗点讲,既以中国人的方式和方法以及认知度来解释葡萄酒,如果是用一棵葡萄树来形容的话,葡萄的根必须是扎在中国土地上的根,而嫁接的种是西方的,因为葡萄酒毕竟是西方近代文明。经过国人的多方努力和积累,加上时间的沉淀,逐渐形成由我们中国人建立的汉文化葡萄酒的体系。

事实也证明唯西方葡萄酒文化为根本的理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从市场的动态也可以明眼看得到,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方针的人来做生意,主要的生意对象还是在中国的外国人和受过西化的中国人,而不是本土的中国人,即使是有的本土人购买,那买的也是符号,而不是葡萄酒,照旧是以白酒、烈酒的文化为基础干杯干掉的,而这批人在中国绝对是极少数,如果是极少数的人来喝葡萄酒,那葡萄酒的市场份额是永远也大不了的。唯有汉化葡萄酒才能使葡萄酒进入我们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意识形态,之后才能真正达到同化葡萄酒的目的。 

“跑调”的消费观

细数全国葡萄酒的消费,盲目消费的居多,北京和广东以及其它一些省市主要还是走两头,要不就最便宜的,要不就最贵的,而中间价位的则消费少,而上海相对还理性一些,性价比好的酒也只有在这里走得比较好。

近几年接触了不少的酒商,觉得有的酒商卖的酒贵得不可思议,问其为什么这么贵,有答曰:“定价便宜没人买,我多加点价就有人买了,那些客户认为只要贵的就是好的,而便宜没好货”!还有酒商更是一脸冤枉讲:“你可别讲我心太黑,实在是这些人逼我呀!但从挣钱的角度来看,我喜欢这些冤大头”!可是这些个比猴的还精的“冤大头”们那个是自己掏腰包买酒为自己喝的呢?!

据另一朋友亲眼所见,在山西一家酒楼的一个包房里,几个山西人喝了一箱拉菲(CHATEAU LAFLEUR)酒,都是干杯干掉的。众所周知,山西的人均收入是排在全国省市倒数几位,但他们竟然可以如此的来喝酒,谁敢讲山西穷呀!恐怕连拉菲老板都要大跌眼镜了。国内的有识志士都会感叹,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可是人文没有跟上去,这样的后果其实非常可怕。

不知耕耘,只知收获

“只知耕耘,不知收获”,而如今中国市场上不少人的所作所为刚好跟这句话倒过来了,既:“不知耕耘,只知收获”,但凡有市场的地方,站满了拿镰刀的人!

首先要讲市场的主流——大酒厂,每年花费上千万去做自己酒厂名字的广告,数不清的钱去砸进店费和进场费,却舍不得花一分钱去做公共的葡萄酒知识和实用价值的普及教育,有的企业还以为捐献几十万给学校就觉得为社会作贡献,能平衡良心了,然而作为行业老大,对社会作最大贡献的最应该在本行内来表现,如果能起到好的带头作用的这一本位就已经是贡献了。但谁又愿意去做公共绿地呢?特别是也为竞争对手创造条件。可能有人会讲,为什么不让协会来做呢?但矛盾的是大家很清楚的知道中国行业跟国外有差距,如果大家花钱为他人做嫁衣而将自己给灭了的事情,又怎么可能去做。

    就连上面山西卖拉菲尽的酒商谈到:“我不在乎中国人喝拉菲加雪碧,只要他们开始喝就行了!不过我想如果拉菲酒庄是建在中国的话,估计也会跟92一样,是买不完的,而且这个市场的钱太好挣了,还要费那么劲做好酒,还得遵守自然法则干嘛呢!这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因为这些中国的有钱人根本就不需要喝好,他们只要喝贵喝名就行了,在拉菲瓶里装点张裕酒一样好卖,这难怪供应此地的一家广东洋酒商老板的眼睛都笑眯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