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美食癖好
2013-11-22 11:00 来源 : 华夏时报 作者 : 侯宇燕
饮食里永远飘荡着文学的踪影!割烹之道不仅取决于地理位置、传统农业生产环境等自然条件,更与其身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有隐而不显的密切关联。
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的《花园茶会》是一把深入人性的解剖刀:游园会马上要举行了,小姑娘劳拉偷吃了一块奶油点心,心满意足地舐着手指头,全神贯注内心喜悦。在坡下面的矮房子里,一个穷人出事故死了。劳拉问茶会照常举行是不是狠心了点儿,妈妈却兴高采烈地把一顶镶着金黄雏菊花、飘着一条长长丝绒带子的黑帽子戴在她头上。茶会结束了,满桌三明治、蛋糕、水果点心,都没动过,眼看白糟蹋掉,劳拉把它们装进一个大篮子,送给坡下那躺着一个死人的地方。“生命是不是——”小说结尾她哭了,问哥哥,但是,生命到底是什么,她又解释不清。“可不是么,亲爱的。”哥哥这样回答她。至此全文戛然而止,余韵无限悲凉。
在曼斯菲尔德另一短篇《勃瑞尔小姐》里,老小姐勃瑞尔喜欢每个星期日都坐在公园里,觉得自己是一出伟大戏剧中的演员,心中唱着无声的歌。直至听到身边的青年情侣在窃窃私语,才知自己的老、丑与不合时宜。平日回家时,她总要在面包房买一块蜂蜜饼。这是她星期天的一种享受。“有时赶上饼里有杏仁,有时没有。有没有可大不一样。碰上一粒杏仁好比是往家里捎回来一件小小的礼物,一件意外的礼物”。可是今天她走过面包房,没有进去。她慢腾腾地爬上楼梯,走进黑洞洞的小屋,她听见自己的心在哭。
在旧俄时代的小说里,读者还常能看到大腹便便的庄园主,他们全猪全羊地吃,连骨头都不吐。最终他们成了多余的人。
毛姆是我极喜爱的作家,我喜欢他那种看上去世俗兮兮的愉快劲儿。《刀锋》中的美人伊莎贝拉苦心孤诣要将超现实的未婚夫拉里拉回现实,挣钱,做生意,反正不要晃膀子。她那机灵的艾略特舅舅出了个好计划,吩咐伊莎贝拉的母亲给他们准备一个食物篮子,让他们在廊沿上吃野餐。因为再没有比舒舒服服吃一顿野餐更乐的了,就是顶桀骜不驯的男人在这种场合也会被说服。“要野餐,就不能没有肥肝酱。开头你得给他们咖喱虾仁,后来是鸡脯冻,衬上生菜心色拉,这得由我亲自动手。肥肝酱之后,随你的便,你要是尊重美国习惯的话,就来一个苹果派。”谈到这次出游的结果时,艾略特非常法国派头地耸耸肩膀。“我央求路易莎放一瓶蒙特拉夕酒,她不听我话,用热水瓶装了一瓶咖啡,你能指望什么呢?”
和拉里谈崩了,各走他们的人生路。拉里周游世界,探寻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伊莎贝拉则嫁给大商人之子,在巴黎做拥有貂皮大衣和方形钻石的阔少奶。到下午茶时间,管家会把一盆盆面包、牛油、蛋糕、甜饼端进高朋满座的会客室。十多年后伊莎贝拉重逢故人,发现自己居然还是不可救药地爱着拉里。为了破坏拉里与不幸女子索菲的婚姻,这个女人做了一件极可耻的事:索菲戒酒期间,伊莎贝拉把她约到家里,又借故失约,让索菲独自面对桌上的苏布罗伏加酒。这是一种波兰酿制的香喷喷的甜酒,就连社交名流老艾略特也对它称赞有加。索菲终于熬不下去了:“我想,我只倒一杯出来,看看它。它的颜色确实好看……淡绿色……对了。怪吧,它的颜色就跟它的味道一样。那种绿色就像你有时候在一朵白玫瑰心子里看见的那样。我非得看看它的味道是不是也是这样不可,我想尝一下对我不会有什么影响……”
就这样索菲重新堕落,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客死他乡。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另一部名著:思特里克兰德在四十岁时追随内心的呼唤抛弃所有,凭太平洋上塔西提岛鲜花旅馆女主人约翰生太太蒂阿瑞的无私帮助做了画家。蒂阿瑞——这是一种香气芬芳的白花,她父亲给她起的名字。这里的人说,只要你闻过这种花香,不论走得多么远,最终还要被吸引回塔西提去。“她是岛上最好的厨师,对美馔佳肴有很深的爱好……如果要对一位朋友表示敬意,她就亲自下厨。殷勤好客是她的本性,只要鲜花旅馆有东西吃,岛上的人谁也用不着饿肚皮。她从来不因为房客付不出账而把他们赶走。”
蒂阿瑞为思特里克兰德与土著少女爱塔的婚姻操办准备喜酒:豌豆汤、葡式大虾、咖喱饭和椰子色拉、冰激凌。“我们拼命地喝香槟,接着又喝甜酒。啊,我早就打定主意,一定要把婚礼办得像个样子。吃完了饭,我们就在客厅里跳舞……”露台上,空气里弥漫着蒂阿瑞花的浓郁香气,头顶上,南十字星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上闪烁发光。
与塔西提人的幕天席地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欧洲上流社会规矩谨严的餐桌文明,是在只听得到杯盘轻响的阴郁空气里荡漾着的枯燥、绝望和没有生机的末路潜流。伊夫林·沃的《旧地重游》用详细的笔触描述了贵族家庭繁文缛节的品酒方式,“我们先把酒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温一下,然后把酒杯斟上三分之一的酒,接着把酒旋转起来,小心地捧在手里,随后把酒举到灯亮前照一照,嗅一嗅,呷一小口,再喝一大口,让酒在舌头上滚动,就像在柜台上滚动一个硬币那样,让酒在上腭上滚动,然后向后仰起脑袋,让酒一滴一滴流进喉咙。然后,我们就谈谈这种酒;咬一点巴斯·奥利弗牌饼干,接着再品尝另外一种葡萄酒。”
(作者系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