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还不懂喝酒的年纪时,就曾看到过一段关于描写喝酒的话:“当烈酒入喉时,身体有一种破裂的声音,仿佛绝望的歌唱。”后来当我开始尝试喝酒时就总会想起这句话,不免也会问自己:“如果喝酒会让人那么绝望,那人为什么要喝酒呢?”
酒,在品酒师眼里分太多种,这些分类太过生硬没有情趣。而在古时文人骚客的眼里,酒分助兴酒、消愁酒、离别酒、重逢酒、喜酒、哀酒……总之,酒的分类是看心情看场合,而一切的分类无非也只是给想喝酒找一个无法不喝的借口罢了,却也让这帮文化人弄得骚情惬意了许多。
写了很多部与酒相关的电影,却把自己最早看到的一部关于喝酒的电影放在了后面写,是因为每一次思考,都发现自己对电影里“为什么喝酒”这个问题的理解有所不同。
早些年还在读书时,看这部电影的理解是:这是即将告别单身的中年男人们的最后疯狂。后来再看这电影时,感觉这应该是一部两个中年男人宣泄失意的电影。再后来看这部电影时,觉得这其实是一部关于“妥协”的电影,拧把了大半辈子,在一场短暂的旅行中,性、爱、人生、回忆、失意……在旅行中一起发酵后,憋闷在心中的那股如沼气般的有毒物质,终于在酒的助燃下喷发出来,最终,故事中的男人终于向自己妥协,也向生活妥协,而妥协后才发现整个世界都和平了!
迈尔斯的葡萄酒之旅
大家应该猜到是哪部电影了吧?没错,就是《杯酒人生》,这是一个关于“妥协”的故事。然而,这里的“妥协”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尤其是在生活里。与自己握手言和,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抛开阴郁,开始新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好呢?
电影几乎一夜成名,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在2004年金球奖上的大放异彩。导演是个编剧出身的独立电影人,这也是一部典型的低成本电影,看过的就知道电影没什么特别需要花钱的地方。然而,一个经得起反复琢磨的剧本,一帮演技精湛的演员,竟然天衣无缝地磨合出这部伟大的片子。
主人公迈尔斯和杰克是老朋友了。看着杰克即将踏入婚姻殿堂,迈尔斯更加感叹起自己失败的生活:婚姻失败、作家梦遥不可及、干着无聊枯燥的职业、不再年轻的岁数……
我想迈尔斯心里应该一直想不明白:自己糟糕人生中的这一切,都是自己这些年来一直跟自己拧巴的结果?还是因为这些失意,自己才变得更拧巴?总之,人们当心中积郁太多想不明白的事时,总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想明白点什么。于是他拉上好朋友杰克,以告慰杰克将要结束单身生活为由来一场葡萄酒之旅。
一辆车,两个各怀鬼胎的中年男人,一后备箱的美酒——就这样开始了一个星期的婚前旅行。因为电影中的迈尔斯爱酒又懂酒,所以他们沿着布满葡萄园的公路悠悠地往北开。想想都是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旅行!
故事没有明显的高潮,整部片子像配乐一样,平淡中只是带上了一点点的幽默。幽默中又透着一点点伤感,伤感中又穿插着一点点色情。总会让人边看边想,导演究竟试图告诉我们?又或者说导演试图向我们描述什么?
导演选择的剧情设定里,男主角不是高富帅,只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中年男人。也许正是因为生活中的迈尔斯是如此的多,才让电影如此打动人心。几乎每个人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每个看电影的人似乎也都在想:当经历自己的失意而拧巴时,自己又是怎么走出了自己的世界,怎么学着去接受其他人?
那么这样的故事似乎总需要一个顽强的朋友做陪衬。因为好朋友存在的意义,就是总想尽一切办法将你从生活的泥泞中拖出来。故事中也是这么安排的!
在踏上旅途的那一刻开始,杰克就尽力想把迈尔斯拖出生活的阴影。电影里的杰克是滥情的,但这只是他选择的一种能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方式。我们不知道他太多的故事,所以我们不去评论他的生活方式。就像他在水牛餐厅门口跟迈尔斯说的那句话:There have something I have to do and you don’t understand. You understand literature, movie and wine, but you don’t understand my plan。
两年以来迈尔斯一直珍藏着对维多利亚的感情,就像他酒柜里面珍藏的那支Chavel Blanc 1961。他以为自己就像是酿造Pinot所需要的葡萄的植树人,在细心等待葡萄的成熟,然后将它们酿成醇厚芳香的Pinot。然而生活并不是这样。就像玩字谜游戏一样,填一个空格的时候你得考虑旁边的空格。无论你自以为在做一件你多么值得的事情,归根究底你得向生活妥协。
那么是谁说的来着:人生如酒!就像影片中男主与Maya的关于为什么喜欢黑皮诺这种葡萄品种的对话一样:
Maya: Why are you so into Pinot Noir. I mean, it’s like a thing with you.(你为什么那么着迷Pinot Noir,就跟你的癖好一样。)
迈尔斯:我也不知道,它是一种很难种植的葡萄,你知道吗?它的皮很薄,非常敏感,而且早熟。它不像cabernet那种黑葡萄一样易于生长,可以在任何地方生长,而且即使是被忽视的时候也能茁壮成长。Pinot Noir 需要不断的照料和关注,它只生长在这个世界上那些隐蔽的、特别的角落里面,也只有葡萄农用最大的耐心和培育才能让它生长。只有肯花时间去了解Pinot Noir 的人才能理解它的潜质,才能感觉到它所有的表情,我的意思是说味道。它是这个世界上味道最绵长(haunting)、最夺目(brilliant)、最精致(subtle)、最古老(ancient)的东西。我是说红葡萄酒也可以很有劲,但是相比较而言,cabernet就俗气了。你呢?
没错,当你钟情于一种葡萄酒时,就如同钟情于一种类型的女人,在你眼里她所有的缺点都是优点,而其他类型的就都那么俗不可耐。
娇生惯养的葡萄酒公主
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迈尔斯钟情的黑皮诺吧!
这种从小就有公主病的葡萄品种被酒界称为葡萄品种中的“皇后”。年轻时就像清美高雅的公主,带着新鲜草莓、黑樱桃的香气。随着慢慢成熟后开始展现出复杂的蘑菇、奶油、矿物质甚至还会有动物皮毛的味道。它源自于法国,它的老家就是法国的勃艮第,而这个地区也是因为用黑皮诺所酿造的葡萄酒而世界闻名的。当然,在近二十年间德国的莱茵黑森、阿尔地区的黑皮诺的表现越来越优越,也有新世界(18.26, -2.03, -10.00%)地区如美国的俄勒冈州,新西兰的马尔堡、马丁堡,澳大利亚的雅拉谷等产区出产高品质黑品诺葡萄酒。
如电影中迈尔斯所说那样,黑皮诺这种葡萄品种实在是很难种植。它对气候、土壤、地形有着严格要求,实在是娇生惯养。温度高会使它成熟过快没有滋味,成长期雨多容易使它腐烂,只有凉爽的坡地最适合。并且它的产量很小而且早熟,果皮也像女孩子鲜嫩的皮肤一样薄,采摘时一不注意就会将果皮弄破。所以说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果农最恨种它了。
没有一日养成的公主——娇生惯养、“情绪”十分不稳定的黑皮诺,从种植到采摘再到酿造都需要人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爱。因此,成功酿造出来的葡萄酒也定会有大家之气的淑女风范。也许正是它的这种对生活环境的挑剔,才注定了它对酿造工艺的更高要求,从而也造就了它口感及酒体的精细。
也正是因为它这种难侍候的性格,酿造出的佳酿才让人们觉得那么难得。困此,拥有梦幻般神奇魅力的黑皮诺不知勾走了多少爱酒人的魂魄,使不少人为品其滋味不惜花费昂贵的代价。比如说一瓶不差年份的La Romanee-Conti(罗曼尼康帝)到中国差不多要五万元人民币起,而且限量供应——有钱还不见得买得到。
《杯酒人生》电影里出现的几款酒也都是用黑皮诺来酿造的,如:Highliner(Pinot Noir)、Richebourg(Burgundy),还有电影里给了一个特写镜头的Whit Craft酒厂2001(Pinot Noir),不知道是不是酒庄给了电影赞助?最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一开始第一瓶亮相的酒——1992年的Byron(Pinot)香槟。迈尔斯和杰克出发后,迈尔斯让杰克查看一下车里带的酒。杰克不了解葡萄酒,一听说这瓶Byron酒园1992年的起泡酒是迈尔斯收藏,属于珍稀酒时,不顾酒尚未冷却至适当温度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这款1992年的起泡酒已经有十一个年头了,用100%黑皮诺葡萄加上以法国香槟法酿的起泡酒,从年份到工艺都具有陈年潜质。还因为Byron酒园后来不酿起泡酒了,所以这酒变得格外珍稀。
大多数黑皮诺需在三至五年内享受,上好的黑皮诺则会使用橡木桶熟成,拥有数十年的陈年潜力。黑皮诺是细致优雅派葡萄酒的代表品种,那种永远充满浓郁的果香,及淡淡的色泽和轻盈的口感,很适合亚洲人的口味,与中国菜也很搭。
不完美的完美
故事里当迈尔斯说完了自己为什么喜欢黑皮诺时,也问了Maya:你为什么对葡萄酒那么感兴趣。其实Maya的回答也正道出了葡萄酒的迷人之处。
自己与前夫的感情经历,又或者说前夫一生的经历,总是让她联想到一瓶酒的一生,想到它是个有生命的东西,也就不免总会想到,葡萄生长的那一年里都发生了什么?阳光是如何洒满大地?而下雨的话,又会是什么样子?人们又是怎么照顾那些葡萄和采摘的?如果是一瓶陈酒,那么已经有多少照顾过那些葡萄的人死去?酒是如何不断生长变化的,就好比今天如果打开了一瓶酒,它的味道一定和其他任何一天打开的时候有所不同,因为酒是有生命的,而且它在不断地变化,并变得更加复杂。直至它达到巅峰状态,然后就开始了它稳定的衰老过程,就像人的一生,就像迈尔斯一直收藏的1961年白马庄一样……
说到1961年的白马庄,在电影里是迈尔斯的珍藏,一直舍不得开启。在刘德华和郑秀文演的电影《龙凤斗》里,他们俩到酒铺里偷到的那一瓶天价酒也正是1961年的Cheval Blanc(就是白马庄)。这款来自法国圣爱美隆产区的一级庄,其实是与拉菲等齐名的酒。
白马庄这名字的来源有几个版本的故事,但正经来由虽然没有故事里演绎的那么有意思,但也是历史悠久了。此地属飞卓庄时并非大面积种植葡萄,而是用作飞卓庄养马的地方,后出售并大面积种植葡萄成为酒庄后,正式取名为白马庄。无论如何,白马庄的出身与飞卓庄都有着同根的历史渊源。白马庄是圣埃米伦区同一家族拥有最长时间的酒庄。
白马酒庄占地41公顷,葡萄园的土壤比较多样,有碎石、砂石和黏土。所有这些土壤下面都是坚硬的沉积岩(crasse de fer)。园内主要种植的葡萄品种为54%品丽珠、42%梅洛、1%马尔贝克及3%赤霞珠。葡萄树平均树龄40年以上。其中品丽珠葡萄品种种植面积最大,这种极优雅的葡萄赋予白马庄酒无可比拟的芳香和口感。它强劲的单宁酸与梅洛葡萄(42%)醇和的果香合得很好。收获时节,葡萄酒要平均连皮浸泡3周,然后再倒出来。正牌酒要全部在新的橡木桶藏酿18个月,并且用最传统的沉淀澄清方式,酒是不经过过滤的。副牌酒小白马(Petit Cheval)则在50%新的橡木桶藏酿12个月。
其实早期的白马庄并不很出名,Jean Laussac接管后花了不少心血:他把该园全部种上葡萄树,精心管理。后来在1862年伦敦大赛和1878年在巴黎大赛中获奖,从此酒庄的名声越来越大。后来再到19世纪末1893、1899和1900几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经典年份开始,白马的光芒就再也掩盖不住了。
许多酒评家都说:白马庄年轻时清雅、和顺、自然,陈年后反而有力,浓郁且复杂。或许这就是皮埃尔·勒顿(Pierre Lurton)和范·莱文(Kees Van Leeuwen)领导的管理组管理庄园的完美原理。葡萄酒如一个女人的一生,从年轻的清雅,到中年的婉约,再到陈年后的阅力。因此,白马庄虽然不是葡萄酒中最贵的,却也是最有味道的一款。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年轻时还是陈年时,都各有风韵。有时我们遇到一款酒太早或太晚都会错过酒的盛年。而对于白马庄来说,你只会怪自己遇到它太少太少,因为它每个阶段都那么美,因而每次相遇都是最美的时光。
影片中迈尔斯收藏的1961年虽然不是白马最完美的年份,对于波尔多整片土地来说,却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优秀的一年。一向表现卓越的白马1961年也被世界酒评家们称为罕有的年份。迈尔斯珍藏着它自然是懂它的美好,然而迈尔斯开始却没真正懂得它。
遇到白马这一款好酒如同遇到一个心仪的女人,永远不要等,不要等那个你所谓的最完美的时机再开始。那段注定要发生的爱,如何开始、何时开始、结果又会如何似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开始了。所以直到片中结尾时他才饮用,不过这位专业人士在快餐厅独自偷欢用的却只能是纸杯,这时迈尔斯才真正领悟到:当你打开它品尝时,这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也是直到这一刻,他也终于与拧巴了那么多年的自己握手言和了,当酒的芳香配着汉堡的香气一起入口时,终于懂得人生没有那么多必须!那些硬生生的规则无非是自己给自己结下的网,层层都是禁锢住的都是那个“初衷”。
影片中,迈尔斯在Burger King里面喝着那支白马庄 1961时脸上洋溢着微笑和满足感,那时的他想必是轻松且快乐的,而这一段人生的哲学究竟是葡萄酒的美好让他懂得体会,还是这一段人生的失意让他更懂得了这一支伟大的酒,我们也不得而知。当然无论怎样,我们终究会明白,人生有太多的事情,无论我们开始如何设想完美的情节,生活有时往往是向着最意想不到的方向在走。然而,这又有什么不好?毕竟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如一杯装瓶就已经死去的酒,没了悬念也就没了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