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事业。家住玉林城区的杨英,因为喜欢饮葡萄酒、酿制葡萄酒,她活得精彩而漂亮。
杨英开始酿制葡萄酒,始自2008年。2012年,为了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她与一些同好从新疆、宁夏等葡萄产区购买葡萄回来酿制,发现经过长途运输后葡萄不再新鲜,于是和朋友到宁夏租下酒庄,直接在产地酿制葡萄酒,上演“借鸡生蛋”的好戏。现在她一年要酿制40吨葡萄酒,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杨英在观察葡萄酒的色泽
2017年,她把梦想的大道铺到了宁夏
杨英在酿酒这条路上,走得霸气十足。“我真正接触酿酒,是在2008年。”杨英说,那时玉林城区突然刮起了一股酿酒风,一到葡萄成熟季节,很多市民就成群结队到玉林宏进农批市场一件件把葡萄往家里扛,自己酿制葡萄酒。喜欢饮酒的杨英,自然也被卷到了这股旋风中。她笑称,当时有一个人所共知的酿酒公式,即“一斤葡萄二两糖”,所以,酿制葡萄酒几乎成了一个没有门槛的“制造业”。
杨英对酒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她发现遵照那条酿酒公式酿出来的葡萄酒口感上不了档次。于是她上网查资料,还到玉林师范学院找老师学习。慢慢地,她开始掌握了不少酿酒的技巧,成为这个行业中的“冒尖人物”。后来,她投资两万元,定做了一套压榨机和其他酿酒设备。
2017年,杨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到离玉林2000多公里的宁夏酿制葡萄酒。“所谓七分葡萄三分酿,好果才能酿出好酒来。”说起作出远离家乡酿酒的选择,杨英坦言全因为“梦想”二字。因为喜欢饮酒,所以总希望能酿出一款真正能“饮到心里”的好酒来。很快,杨英就把目标定在了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
2017年10月,在宁夏葡萄进入成熟期后,杨英和几个朋友一起飞往宁夏。
酿制葡萄酒也要看老天脸色
“我们不单单是酿酒,还要管理葡萄园。”杨英介绍,她虽然是与当地的酒庄合作,但选用原材料得自己出马,每年都要去挑选葡萄园。选好后,她要对葡萄园的主人提出自己的要求,怎样种植,产期大约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化肥,事无巨细,都得亲自参与。直到采摘时,还要监督葡萄园主按照自己的模式去操作。
“除了监督有合作的葡萄园管理外,还要应对与葡萄园主沟通不畅而引起矛盾。”2020年,杨英通过考察,选中了一个葡萄园,并签好了合约。但采摘时,葡萄突然涨价,园主要提高葡萄价格1元/公斤。由于她预约的酒庄已把货罐消毒,生产线也排好了时间段,如果不能及时回货,将造成一系列的损失,最后她不得不按园主的价格购买下来。还有一次,因为赶上一个酿酒的好年份,她临时决定增加酿酒量,于是很快签订了一个葡萄园。没想到在采摘时,又出了岔子。签合同时,她明确表明只要其中一个品种,为此开出了比市场价高出6元/公斤的价格。但到了采摘的时候,园主却要她把两个品种都买走。
“葡萄采摘时,最怕遇上雨天。”杨英表示,酿制葡萄酒还得看老天的脸色。如果在葡萄采摘前遇上雨天,葡萄甜度就降低,酿出来的葡萄酒只能做餐酒,不能作为陈酿型和珍藏级别的陈酿葡萄酒,且当地的葡萄管理部门打分也会极低。
“像孕育生命一样酿造红酒”
“我们像孕育生命一样酿造红酒,发酵陈酿,从葡萄采摘时间的掌握、糖酸比控制,再到破碎冷浸、升温发酵、温度控制、压帽次数控制、皮渣分离、乳酸发酵、陈酿、倒桶时间控制……一瓶好酒需要时间去精心护理。”杨英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的一段话,也道出了酿酒的不易与艰辛。

清洗葡萄是酿制葡萄酒的重要一环
“在葡萄成熟前,我就要前往宁夏了。”杨英表示,她销售葡萄酒的对象,一般是圈内的发烧友、爱好者,每年在葡萄刚成熟时,消费者就开始订购葡萄酒。接了订单,便开始酿酒,直到葡萄酒压榨好回到澄清桶后,她才又返回玉林,到了12月再前去把上一年酿好的酒调好、装罐。因此,每年有一半的冬天她都是在宁夏度过的。
最近,杨英又投入近百万元购置酿酒设备,做大酿酒行业,不断创新和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十年磨一剑,总感觉在酿酒路上我一直在磨剑,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越来越多。”杨英表示,在酿酒这条路上有风景,也有风雨,但她心中,始终是阳光万丈,因为她深爱着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