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品不过是一场游戏
2012-05-10 11:52 来源 : 《葡萄酒评论》 作者 : 德美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一次葡萄酒盲品,掀起了轩然大波——Jim Boyce,一个葡萄酒爱好者,组织了一场5款宁夏出产的葡萄酒与5款波尔多出产的葡萄酒的盲品比赛,评委团由5名法国和5名中国的葡萄酒业内人士组成。包括Jim Boyce本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是:宁夏葡萄酒占据了前四位。这个结果对于很多媒体而言,无异如闷热的夏天里看到了雪糕——想着就足够舒心,吃一口呢,也没有风险,这次品评活动因此被大肄渲染了一把,更有甚者,有人将其与“1976年巴黎盲品”相提并论——尽管组织者一再强调,没有这样的初衷。
其实葡萄酒的盲品,或比赛,不过是一种游戏,以不同的心情或角度来看待游戏的规则,总会发现规则“不合我意”——奥运会也好,世界杯也罢,不也是如此吗?否则,以绝对公平的规则(世界上真的存在吗?)中国足球队怎会有机会亮相呢?
有人认为盲品这—形式可以减少先入为主的主观影响,因而是“公平、公正”的其实,“公平、公正”不可能是绝对的。首先品评总是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也就是所谓的规则,没有这些条件制约,那种所谓的“全盲品”(不提示关于酒的任何信息),如果不是学生为了学习,有什么意义呢?试想:盲品杯(不透明的黑色品酒杯)中装上出产于夏布利、罗讷河谷、波尔多、巴罗洛等几种样品,你如何比较他们的品质?所以盲品仍然不过是—种“有规则的游戏”,消费者在研究、参考一些品评结果时,需要先了解这些规则,看这些规则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再探讨结果的可信性和适用性。通常,葡萄酒盲品的前置规则多在相同品种、同—产区或者同一类型下,进行高低、优劣的比较。
另外,品评毕竟是由人来进行的,而评委是人不是神,人总会受到各种主观的、客观的因素影响。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每个人总是有个人口味倾向,或许那些“顶级大师”能够依据经验修正自己的这种个人倾向,可以给出一个“公正”评价——尽管获得帕克好评的,多是那些“浓郁的、厚重的”葡萄酒,但是,他却声称自己喜欢“细腻的、优雅的”葡萄酒,或许是因为他深知,阅读他酒评和打分的消费者还是喜欢那种“浓郁的、厚重的”葡萄酒吧。
品评时评委需要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捕捉一切可能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后,与记忆中积累的“葡萄酒标准”进行比对,最后形成自己对样品的判断。感觉器官的灵敏性虽然可以通过训练开发,但仅仅是发掘而已,并不能超越先天的潜质;并且这种先天的潜质,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幸运的是,品评又是一种“经验活”,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的经验能力来弥补。由于年龄对品评能力造成的损失,所以,“经验值”也是评委的一种能力表现——当然,经验不等于自然年龄,否则最好的品酒师只能是埃及木乃伊了。
既然说到品评运用的是感觉器官,无需赘言,感觉器官还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比如温湿度、光照、空气洁净度、噪音等等。“舟车劳乏、情绪波动、特殊生理时期”等等对感觉灵敏度的影响也是每一位肉身评委无法抗拒的,一天之中,人的味觉灵敏性也是有差异的——通常在不劳累、胃排空时为好,仔细算来,最好的品评时间也就是上午偏晚些时侯了。
如此说来,评委既要随时保持健康、精神饱满,还要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当然更要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清心寡欲,真是不容易啊。
总之,盲品虽然在各种品评方式中相对更公正,但是也不要把盲品神化,葡萄酒盲品也好、大赛也罢,本质上并不复杂——葡萄酒的一种商业宣传方式而已,复杂的是看客的视角与心请。
真正钟爱波尔多美酒的葡萄酒爱好者。当然不会因为这样的盲品活动而动摇波尔多在自己心中的地位——1976年以来至今不变。理智地分析—下:当波尔多葡萄酒每每被作为比较对象而呈现时,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来,葡萄酒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不正说明“波尔多葡萄酒”的伟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