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圣罗伦佐手札》
2015-04-07 16:09 来源 :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 高翰
已经记不得读过几遍《圣罗伦佐手札》了。曾经在去墨尔本的长途飞机上,一气呵成看完第一遍,之后以蜗牛速度展开了旷日持久的重读。其过程,就像电影迷说的“拉片”一样,抽段翻看,偶尔会把中、英文版交叉着看,直到一部分关于葡萄种植、酿造的描写已经融入记忆之中,成为仿佛亲历一般有实感的经验。
假期里无事可做的时候,看了一套2014年拍摄的纪录片《酒王嘉雅》。纪录片的制作者是在央视就职的一位编导,据说是在很偶然的机会下读到《圣罗伦佐手札》,书还没有全部读完,就满怀热忱地坐上飞机去了意大利。先是走访了嘉雅家族位于托斯卡纳的酒庄,随后是皮埃蒙特的巴巴莱斯科村,最后来到令人魂牵梦绕的圣罗伦佐葡萄园。老实说,镜头里的圣罗伦佐怎么看都没有顶级葡萄园应有的气场,令人多少感到泄气,它看起来就是个平凡无奇的土丘,围种着一些橄榄树,不远处的高地上建起了一排排房舍,背景竟然是摩登而现代化的。不过,面对如此真实,甚至谈不上美感的风景,我却颇能理解编导站在葡萄园里所说的那番话——“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可我明明又不曾到过这里”。这种诡异的亲切感,或许来自于之前的阅读,以及透过文字展开的想象游历。估计读过此书的人都能心领神会。
跟大多数的葡萄酒主题书不同,《圣罗伦佐手札》显然更适合放在标有“非虚构文学”字样的书架里贩卖。它的内容聚焦于酿酒这件事不错,可谈的不仅仅是技术,还包括民俗、地理、历史,人的态度与生活。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爱德华·斯坦伯格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他曾在哈佛大学学习、任教,后来担任罗马高蒙特电影学院的管理工作,旅居意大利时,兼为某著名葡萄酒公司主持各类品鉴活动,也替《新闻周刊》等杂志撰稿。诸如此类的多元经历,在其文字亦有投射,比如说,作者会援引小说迷、电影迷才熟知的典故,令艰涩的酿酒技术讨论变得轻松,而当各种微生物学、化学的专业术语不可避免地出现之时,也能灵活转化视角,令读者得以通过一株葡萄藤或一粒酵母菌的视野,体察到葡萄酒微观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
篇幅仅有一页纸的序章是这样展开的:“阒黑幽暗、静寂无声,在土壤深处,沉睡的葡萄藤逐渐苏醒。细根开始生长,吸收水分与矿物质,树液一寸寸地升高。几尺之上,藤干茎节处的芽眼、嫩枝安稳地窝在软绵绵的茸毛中,由两个坚硬、色深的鳞叶保护着,等着迎接春日的温暖……”花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读完整段文字,读者便可知悉葡萄园间的四季,以及那些生长在世界任意角落、不同名字的葡萄所共有的命运,而这也很能说明作者写作手法的高明,借由特定的葡萄园间的风景,阐述“万变不离其宗,凡葡萄酒必经此路”的道理。
葡萄酒作家齐仲婵的译文,为中文版《圣罗伦佐手札》增色不少,让原本就已十分生动的语言变成了使用斯坦尼康摄影机拍摄的自由流畅的画面,以至于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误解爱德华·斯坦伯格身为优秀的纪实文学作者之余,也是一名相当出色的导演和编剧。作者的语言、叙述方式时常改变,就如同导演会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场面调度及运镜方式,因此读起来相当有趣,即便书中涉及不少种植、采收、酿造、灌装,各个步骤中复杂难明、无法向外行人解释的门道,例如,剪枝的讲究、不同病虫害的应对方式、酶的作用,酿酒酵母好坏区别,作者也以四两拨千斤的能耐解释得一清二楚。
在重读的过程中,结构代替语言,唤起了身为读者的我最深刻的探究心。爱德华·斯坦伯格在这里使用了一种类似日记体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大部分章节都注明了具体日期,少数章节例外,最初阅读时我并未注意到这一点,现在看来,首尾时间点约略相连,宛如一个美妙的圆形。作者从1991年的10月,庄主安杰罗·嘉雅在纽约举办品酒会获得的巨大成功开始讲起,接着跳回三年前,在另外两个关键人物吉多·里维拉、腓德烈克·柯塔兹,即嘉雅酒庄的酿酒总管和葡萄园总管的协助下,梳理起1989年份葡萄酒的来龙去脉——从采收前酒农们的准备工作开始写起,然后深入发酵、陈年的各个环节,一直写到1991年9月该年份葡萄酒装瓶为止。而相较于梦幻般的环形结构,更让人感到着迷的,还有多线交织、多主角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叙事模式。想想看,这本书的主角其实有很多。安杰罗·嘉雅是一个,但最重要的角色恐怕当数土地本身,即圣罗伦佐葡萄园。或许在作者的心目中,圣罗伦佐连接起了一切,包括与地理、历史、人文,也包括栖息在这片土壤上的强韧而富有生命力的内比奥罗葡萄,和那些同样强韧、热情、执着的酿酒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葡萄酒的美妙之处,也正是因为它连接起了我们所感兴趣的一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