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务接待也开始全面禁酒 下一步要怎么做?
2016-09-26 09:54 来源 : 酒兔围 作者 : 王德惠
1920年1月2日,禁止酿造和发售酒类的《沃尔斯特法令》在美国生效。联邦特工人员把威士忌倒入阴沟。
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维护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日前,新疆自治区印发了《自治区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
《规定》明确提出:自文件印发之日起,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在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禁止饮酒;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检机关审核批准;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视情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自觉肩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定上来,牢固树立《规定》就是“高压线”的意识,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不闯“红灯”,不打“擦边球”;要结合《规定》要求,细化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严格公开“三公”经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发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采取各种方式,及时发现、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对执行《规定》不力、违规饮酒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在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的同时,坚决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看看,力度非常大,决心非常大。
2012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政治局委员到基层要简化接待。由此,这场公务消费之风便开始由中央吹向地方,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自那之后,各个省份纷纷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当时的政策,有些省份是有所保留的,例如中午不能喝酒,晚上可以喝点,要求优先用本地酒,对价格也有要求,例如不能超过100元等。
但,最近这一年多,情况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省市纷纷出台了全面禁止的政策。
其中原因,我估计如果不全面禁止,一定会有很多人打擦边球,也一定会有人钻空子。甚至会有人认为政府不全面禁酒,表明政府的决心还不够,是可以灵活应对的。所以,很多省市政府后来直接出台了全面禁止的规定,就是防止再有人钻空子、扯皮等行为发生。这也表明了政府的决心。
酒企可以对照自己所在地看看,还有哪些省份没有出台这样的全面禁酒政策,没出的估计很快都会出来的。
全面禁酒规定的出台,这不是以酒企的意识为转移的,那么,对酒企而言,不要再抱着侥幸的心理,要立即调整。
以葡萄酒为例,中国的主要产区都在比较偏僻的省份,很多地方的经济不发达,甚至很落后。葡萄酒市场的容量也很小。所以,企业往往在当地靠正常的销售,量上不来。但很多企业以前都活得很好,主要就是依靠政府的公款消费。当这一管道被掐断之后,很多企业的销量立即会受到影响,甚至是致命的。
所以,酒企要立即调整策略,调转方向。一方面要真正市场化,建立市场化的操作队伍,不要再招聘能拉关系搞关系的人了;另一方面,深挖本地市场,包括本地消费者,本地的商业企业。公款招待禁酒只是针对公款招待而言,并不是不让大家喝酒。酒依然是消费者日常的重要饮品,无酒不成席,该喝点最终还是要喝的。日常朋友相聚、商务需要等,都还是正常的。所以,从本地渠道建设到团购,酒企还是要大力推动。
一般酒厂往往所在的区域城市都不大,如果一堆酒企来竞争,一定是挺惨烈的。如果不能进入市场的前三名,恐怕销量也好不到哪去。所以,要尽快占领制高点,成为当地最牛的品牌。同时,对企业而言,要求更高了,要注意细分市场的打造。不同的消费群对葡萄酒有不同的需求,市场越来越个性化,所以一定要注意细分市场的争夺。如果能成为细分市场的老大,现在的量即使不那么理想,但一定会越来越好,也不断会巩固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走出去。一定要把市场范围拓宽。虽然对企业的要求提高了,但为了长远的发展,必须要走出这一步。只不过,你也不能普遍撒网,要有策略,要有自己的市场布局,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面向全国一通乱拳,未必会有好结果。
总之,这几点是产区酒企必须尽快调整和确定的策略。同时要意识到这不是坏事,以往完全靠关系来获得销量才是不正常的。有的企业发展了很多年,活的虽然很滋润,但竞争力却始终上不来,也是这个原因,其实换个角度看,对企业是属于“温水煮青蛙”。
未来的市场优胜劣汰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明确,这没啥好怀疑的,也没啥好担心的,因为怀疑和担心都没用,打造竞争优势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