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爷的香槟

2011-12-03 10:47 来源 :  深圳特区报 作者 :  陈耀明

  在台湾作家高阳的长篇小说《慈禧全传》第六十六回,有这样一段描述:“老佛爷在瀛台赏月,一时高兴,叫拿法国公使进的酒来喝。瓶塞一开,只听"砰"的一声响,好大的声音,吓得皇上脸色都变了……”一声巨响,意味着这种酒可能是香槟,因为香槟瓶内聚集着大量二氧化碳。开香槟惊了驾,小太监难免要挨顿板子,后来“请教高人,得了个窍门:先把瓶口的金银纸包封取下来,再拿钉书用的锥子在瓶塞上钻个洞,酒气放光就不碍了”。――响是不响了,可香槟的乐趣也失掉一大半。

  据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的回忆录《太后写照记》(中华书局1917年译本)记载,当时的宫里不但有香槟,而且还有波尔多红酒和勃艮第产区的葡萄酒。该书第二章写道:“太后为予故,嘱宫监预备香槟酒、赤葡萄酒及盘根丹酒多种。予偶饮一二,尔颇以为快也。”在英文原版中,“赤葡萄酒”原文为“Claret”,按照《牛津葡萄酒辞典》的解释,这个词特指“波尔多红酒”;“盘根丹”原文为“Burgundy”,也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勃艮第”。至于这些洋酒是法国公使进贡的还是御膳房采办的,不得而知。

  凯瑟琳·卡尔是在美国公使夫人萨拉?康格的引见下,于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5日)被准予入宫为慈禧太后画肖像,拟在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一展圣容。凯瑟琳的上述描述,是她入宫(颐和园)次日中午的情景,太后当时吩咐御前传译德龄容龄姐妹及其母亲裕庚夫人等宫眷陪其进膳。另据德龄郡主的回忆录《清宫两年记》(中华书局1914年译本,译自德龄郡主在美国出版的《Two Years in the Forbidden City》)证实,在凯瑟琳?卡尔入宫的第二天,太后还对平时如何给这位洋画师用膳专门下旨,而且“太后又谕香槟或他酒之为加尔女士(即卡尔)所爱者,必备。谓彼知西俗,妇女食时,恒乐饮酒。”其中的“他酒”原文为“any other wine”,即“其他葡萄酒”。

  当时,洋酒在民间也可能已经流行起来。光绪二十九年开始在上海《世界繁华报》连载的章回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写到山东抚院请客时,上了十几样“大菜”(西餐),“另外几样酒是勃兰地、魏司格、红酒、巴德、香槟,外带甜水、咸水。”――“红酒”和“香槟”的叫法与今天相同,“勃兰地”即白兰地,“魏司格”即威士忌,“巴德”疑是波特酒(Port,加烈葡萄酒),“甜水”和“咸水”应该是“荷兰水”(薄荷汽水)――因为后边写到洪大人把餐后送上的漱口水当作荷兰水喝了一口,他还说:“刚才吃的荷兰水,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这一种想是淡的,然而不及那两样好。”
 

发表评论

      作者介绍

      陈耀明

      曾在《2l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美酒生活》、《葡萄酒》、《橄榄美酒评论》、《时代周报》等报刊发表葡萄酒专栏文章,出版有《葡萄酒》。现为《葡萄酒鉴赏》双月刊主编。

      作者其它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