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晴,目的地———蓬莱。
早春蓬莱,碧海环抱的葡萄产区虽没有秋季的姹紫嫣红,但漫山遍野、一望无垠的水泥杆和葡萄藤也是别有一番景致。“蓬莱空气里都弥漫着葡萄的香味和葡萄酒的芬芳。”这是外地游客的由衷赞叹,如今,站在泾渭分明的葡萄园里,看着忙忙碌碌的园艺工人,我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在仅仅1000多平方公里的蓬莱大地上,分布着8万亩葡萄园,中粮长城、新天国际、金六福香格里拉、意大利罗迪等50余家国内外著名的葡萄酒企业集聚这里,葡萄酒年产量达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去年产值和利税分别为9.6亿元和1.5亿元,全市12万农民成为葡萄产业链条上的“工人”。
有了葡萄,人均收入不足600元的穷山村一举摘掉“贫困帽”,原先人见人愁的山耩薄地成了趋之若鹜的“聚宝盆”……小小葡萄是如何产生巨大“魔力”的?
贫困村成“欧式酒堡”
南王街道磕刘二村地处库区,三面环水,距离最近的公路也有3里多,平常连汽车都开不进村。过去,全村26户村民在贫瘠的沙砾土上世代种粮,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如今,低矮破旧的民房已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投资3亿元、正在兴建中的国际一流葡萄酒庄;祖祖辈辈受穷的村民们喜迁新楼房,成为拿工资、拿“退休金”的产业工人。
原来,磕刘二村不长庄稼的沙砾土却是葡萄的“温床”,加之自然环境非常适宜葡萄生长,一下子被烟台中粮葡萄酒公司相中,把这里变成了种植基地,起名为南王山谷葡萄园。由于这里的葡萄品质非常好,中粮公司决定在此兴建集加工、旅游为一体的高档酒庄--南王山谷。
酒庄诞生后,磕刘二村也从地图上被抹去了,26户村民悉数搬进中粮为他们建造的两栋欧式风格的住宅楼中,命名为“长城1村”。这些失地农民的生活状态便成为我最关心的一件事情,带着疑问,我敲开了村民刘诚信的房门。
“长城1村”靠近蓬寨路,周围有市场、餐馆等附属设施,刘诚信家在1楼西大头,有80多平方米,室内宽敞明亮,去年11月份正式入住。刘诚信今年70岁,老伴王淑荣72岁。刘诚信告诉我,他们家原有4间房,居住面积为50多平方米,由于交通不便,他以前出村都不愿骑自行车,不少路段需要人把自行车扛过去,成了“车骑人”。如今的居住环境真是没的挑,去年冬天还享受了集体供暖,简直有点像做梦一样。
刘诚信说,原先的土地被中粮租用,变成葡萄种植基地,对于村民而言,有两种选择:一是啥也不干,坐收地租,人均年收入1000多元,足够生活之用,一般是年老体衰的人选择;二是成为中粮的“产业工人”,年终根据种植葡萄的数量、糖度等级领取报酬,同时享有土地租金。自己和老伴身体都不错,在家闲着难受,也当上“产业工人”,种了2亩多葡萄,年薪达3600元。
据介绍,蓬莱的葡萄种植主要分为“订单模式”和“基地模式”,其中,采取订单模式种植葡萄的农民,每亩葡萄可净收入4000元;基地模式的农民,一户农民一般可管理12亩左右葡萄园,年收入1.7万元。目前,基地农户已达3.7万户,占蓬莱市农户数的1/3,年可增加收入3亿元。
葡萄大王的甜蜜生活
据中粮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杨逢光介绍,他们采取的是一体化经营方式,建设基地作为种植“车间”,聘用农民做“基地工人”,由公司统一提供葡萄种苗、生产物资、统一培训种植技术,并按照标准化要求从事生产管理。为此,他们聘用一些村干部、种植能手为片长,负责指导、监督农民按标准化作业。在大院村的葡萄基地,我见到这样一位片长———45岁的“葡萄大王”张方伟。
张方伟种植了158亩葡萄,去年出产的葡萄糖度达到22度(标准规定为18度),仅此一项就获得奖金3万多元。根据公司的统一要求,他今年将通过修剪对葡萄进一步控产,压缩到每亩400公斤。
如今,张方伟也成了“雇主”,大量雇佣农村劳力管理葡萄园,最多时有五六十人。问及他的年收入,张方伟笑而不答,不过他自信地表示,像城里人那样置房子、买车已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了。
重质量不重数量,这表明蓬莱向世界顶级葡萄酒产区迈进的坚强决心。对此,烟台市委常委、蓬莱市委书记刘树琪表示,当前葡萄酒市场竞争正逐步由品牌、价格竞争向产地、质量竞争迈进,只有走世界顶级葡萄酒产区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胜出。
群龙聚首托名城
从206国道衙前收费站到蓬寨路,有段著名的“葡萄长廊”,驾车徐行其间,只见公路两侧布满了数不清的葡萄架。每间隔一段距离,还能看到山腰上一座座漂亮的“酒堡”。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成片连方的葡萄园、酒厂云集的产业群都是一个乡镇———刘家沟镇的杰作。
刘家沟镇党委书记张天湖说,这条产业带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的建设和葡萄的观光旅游于一体,东西横亘18.2公里,总规划面积6万亩,到目前为止,已发展葡萄面积2.6万亩,引进葡萄酒加工企业16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9家。
应该说,刘家沟镇只是蓬莱市发展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蓬莱市加快发展葡萄和葡萄酒这个“百年产业”,聘请专家对烟蓬观光大道和高速路两侧35万亩土地进行总体规划,作为原料基地,制定了严格的葡萄生产标准体系,建立了全国葡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立葡萄与葡萄酒局及葡萄酒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秩序,维护蓬莱产区品牌,并申请了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保护,提升了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该市还积极为发展优质葡萄酒提供技术和交易平台,先后引进10多名葡萄酒界权威专家,成立了全国首家葡萄酒研发机构,并引进一所开设葡萄及葡萄酒专业的大学……此外,该市还积极营造葡萄酒文化氛围,将葡萄酒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18公里葡萄长廊便是其中之一。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目前蓬莱市已吸引了中粮长城、天津王朝、菲律宾康达、意大利罗迪、德国阿尔玛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葡萄酒企业落户。正是众多国内外知名葡萄酒企业集聚发展,才合力托起蓬莱这座“中国葡萄酒名城”。
在即将结束采访时,记者获悉,去年3月中旬正式挂牌成立的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在山东省还未有先例。据称这是该市因地制宜,顺应葡萄产业快速发展需求而单独设立的机构,这也侧面反映出蓬莱市打造“中国葡萄酒名城”的信心和决心。该局副局长王林雄心勃勃地表示,他们将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种植葡萄,实现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最大化,到2010年,蓬莱将发展优质酿酒葡萄25万亩,年产高档葡萄酒25万吨,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中国葡萄酒名城”。
走进烟台新农村·数字
1.在国家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全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百强县(市)中,蓬莱名列第40位,比去年上升了17位,4年里跃升了48个位次,其中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比重很大。
2.到目前,蓬莱市已有的45家葡萄酒企业为蓬莱注入资金30多亿元,三年内蓬莱葡萄酒销售收入可达37亿元,利税9亿元,上缴税金可达6亿元。
3.2007年,争取新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10家以上,全市葡萄酒加工企业达到60家,年产各类葡萄酒15万吨。
“一把手谈新农村建设”
烟台市委常委、蓬莱市委书记刘树琪
外力激活内力
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启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这种内在活力主要表现在农民和土地上。启动这种活力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这种内在活力的启动不是自发而成的,要靠政府外力引导推动,找准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
蓬莱:葡萄兴农 酒业富民
在这里的城乡穿行,随处可见写着各种名字的巨型葡萄酒广告牌;
在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8万亩连片成方的葡萄园;
50多家国内外葡萄酒知名企业在这里建立了企业或基地;
这里的土地是“生产车间”,这里的农民是“产业工人”;
3月的蓬莱,虽然葡萄还没有萌芽,我却闻到了醉人的果香……
2万农民变“工人”
站在位于蓬莱市刘家沟镇的金六福葡萄种植基地里,我们被广袤的葡萄藤架包围着,远处,瑞事临酒堡的轮廓清晰可见。刘家沟镇党委书记张天湖意气风发地告诉我们:刘家沟镇至少有6万吨的葡萄酒产量。
退回七八年前,对于种植葡萄的蓬莱农民来说,“基地”这个词还是陌生的,而今天的田间地头,随便哪个老农都能脱口而出中粮、新天这些葡萄酒大企业的名字。土地对于蓬莱农民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最原始的涵义。影响这种观念改变的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传统种植方式的颠覆。
“那时候果农都是一家一户的种植,重产量轻质量,没有大的龙头企业‘消化’,葡萄产量虽高,可就是卖不出去。”对于上世纪90年代果农种葡萄的辛酸经历,中粮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杨逢光记忆犹新。传统农业中产业间的封闭发展,直接导致了农业的区域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土地的产出效益很低,那时候,果农们最愁的就是“葡萄咋卖”。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位于北纬37°黄金线上的蓬莱,拥有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守着金土地的蓬莱人,难道只能眼睁睁地饿肚子?蓬莱人迫切需要一种新思路来打破僵局。
在蓬莱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作为“百年立市”产业,实施“酒业富民”的大背景下,1999年,“第一个吃螃蟹”的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首期规划了4700亩地建造葡萄种植基地,与此同时,一种“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也在蓬莱落地生根。
“企业租用农民的土地,进行平整改造后再反包给农民,企业负责引进种苗、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和收获产品,农民按照承包土地的数量和产品质量获得报酬。”杨逢光主任给我们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将土地变成了酿造葡萄酒的第一车间,而农民不仅能拿到土地的租金,还变成企业不在册的工人。”据了解,在葡萄的回收上,企业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超产”、“超糖”都有相应额度的奖励。
截止到目前,蓬莱市标准化的葡萄种植基地已经发展到8万亩,拥有葡萄酒企业50多家,葡萄酒生产能力达8万吨,已有12万农民成为葡萄产业链上的“工人”。根据蓬莱市总体规划,预计到2007年,将有15万亩土地成为葡萄基地,2010年,将达到25万亩,可以使全市一半以上的农业劳动力转化成产业工人。
“葡萄大王”底气足
南王镇的葡萄种植基地里,几个妇女正忙着给葡萄剪枝,我们边走边看,与张方伟不期而遇。
老家在大院村的张方伟今年45岁,1999年开始种葡萄,他一共承包了158亩地,是南王基地承包面积最大的农民。张方伟的地里主要有赤霞珠等三个品种,平常日子,他雇了20多个人帮忙,忙起来大约需要六七十人才能忙得过来,每年光是付给工人的钱就有8-10万,可谓名副其实的“葡萄大王”。
聊天中,当我们问到张方伟的收入问题,这个憨厚的庄稼人突然“狡猾”了起来,憨笑之余却不回答。后来,他悄悄告诉我们:“去年光超产、超糖的奖励就有3万多块。”据了解,目前在基地从事葡萄种植的农民,每亩地可获得企业付给的土地租金及管理费收入1500元左右,因为张方伟是负责一定范围的“片儿长”,除正常管理费外,还可以享受到每亩30元的额外补贴。
从二十多岁就开始种葡萄的张方伟也曾尝过靠天吃饭、心里没底的愁日子,想起葡萄卖不出去的窘境,至今让人揪心。现如今,从品种到物资,从技术到产品回收全部由企业“搞掂”,农户只要一门心思种好葡萄就行了。
“说实话,我现在住的虽然不是楼房,但生活条件可一点不比城里人差,家里的条件特别好。”谈到目前的生活状态,张方伟底气十足。他很高兴地告诉我们,现在买楼房、买汽车都已经列在他的计划之内。
由于葡萄的加工增值潜力巨大,从加工到销售,从种植到旅游,一整条产业链下来,农民不仅可以在种植环节获得较高收入,而且可以参与加工、销售环节,与企业实现利益共享,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和就业问题。目前,蓬莱市基地农户已达3.7万户,占全市农户的3成,年可增加收入3亿元,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10元,同比增长10.8%。
“贫困村”搬进新楼房
透过尚未散尽的早市,“长城一村”两栋崭新的住宅楼出现在视线里,门上的春联色彩依然鲜亮。我们敲开了一楼一家住户的房门,在这间8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住着70岁的刘诚信和72岁的王淑荣老两口。
对于包括刘诚信老两口在内的南王街道磕刘二村的26户村民来说,2005年11月18日是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在锣鼓喧天和礼炮轰鸣中,全村60多老小彻底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小平房,欢欢喜喜地住进了能通自来水、能用太阳能、统一供暖的新楼房。
付平基是磕刘二村的村委会主任,在他的描述里,我们了解了磕刘二村的过去。地处蓬莱凤凰湖水库库区的磕刘二村原以种植粮食为主,因为这里的土地是比较贫瘠的沙砾土,粮食产量极低,村民的日子不好过,是有名的“贫困村”和“光棍村”。此外,交通的不便利也让村民生活得非常闭塞,购物、出行尤其是孩子上学都十分不便。
上世纪90年代,经过葡萄种植专家和酒庄建设专家的八方寻找和反复论证,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决定在此建设亚洲最大、最具个性的中粮集团·南王山谷葡萄酒庄,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磕刘二村的命运。
“原来不光住的条件不行,出门办事更是大问题,想买个东西就得骑自行车,好天儿的时候路都不好走,下雨下雪的时候根本出不了门。”在磕刘二村住了70年的刘诚信感慨颇深,“现在的房子有自来水、有暖气,不光是出门买东西方便了,人也不那么闭塞了。”如今,老两口在中粮基地承包了2.79亩葡萄,已经72岁的王淑荣老太太在基地里忙活,身体硬朗着呢。
搬进新居的农民享有充分的在葡萄酒产业内就业及医疗、养老保险、物业减免等社会福利保障,在不离开土地的前提下实现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进而加速了全市农村城镇化水平进程。作为蓬莱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一种体现,磕刘二村的嬗变,远远不止是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变。就如同葡萄为蓬莱农民带来的,也不仅仅是日渐鼓起的腰包。
沿着烟蓬观光大道一路驶过,从206国道衙前收费站到蓬寨路,这条东西绵延18.2公里、南北纵向6公里的葡萄产业带有一个动听的名字:18公里葡萄长廊。
刘家沟镇党委书记张天湖告诉我们:“18公里葡萄长廊”将形成集葡萄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产业聚集带,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通过产业化的带动和工业化的反哺,蓬莱农村迈向城镇化、生态化、现代化的进程也将越走越快。
记者感言
功夫在诗内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站在蓬莱乡村的土地上,望着广阔无边的葡萄藤架,我们才确切理解了这句话的真切含义。
守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块土地本来就是一块取之不竭的“金山”,关键在于你怎样去从土里挖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启动农村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采访中,烟台市委常委、蓬莱市委书记刘树琪的这段话让我们记忆犹新。
刘树琪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夫”,不在诗外,而在诗内,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外力激活内力,内力推动发展,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显然不能靠农民自己去寻找办法。农村经济发展内在活力的启动不是自发而成的,而是靠政府外力引导推动的。在这一点上,蓬莱市委市政府在明晰产业定位,抓好产业规划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龙头企业引进、推动产业化经营上下足了功夫。这,也正是蓬莱做好这篇“葡萄文章”的关键所在。
==========================
五瓶葡萄酒一瓶“蓬莱造”
水母网 记者 泽太 勇军 新国 实习生 晓皎 通讯员 发利 绍贤 爱兵
小小葡萄,也能“酿”成既富百姓,又强财政的百年大产业!3月2日,在人间仙境蓬莱,《走进烟台新农村》采访团见识了“葡萄”的魅力。
穿行在蓬莱,206国道两侧葡萄桩绵延起伏,酒堡频现,中粮长城、菲律宾康达、法国露熙等50多家中外企业先后在此落户,葡萄基地达到8万多亩,葡萄酒年产量达到8万吨,占全国五分之一———国内每生产销售5瓶葡萄酒,就有一瓶“蓬莱造”。
蓬莱,正成为“中国葡萄酒名城”。在这里,外力催动下的农村土地资源迸发出空前的活力。目前,蓬莱已有3.7万户农民投入葡萄基地化种植,占全市农户三分之一,12万农民成为葡萄产业“工人”,占全市劳动力的40%,年增收3亿元。葡酒企业利税达4.2亿元。
见闻
人间仙境,葡萄飘香。
3月3日上午,采访团进入蓬莱。
沿206国道烟蓬线一路西行,烟台中粮、金六福酒业、菲律宾康达等数家国内外企业投资建设的葡萄种植基地在道路两侧一字排开,一片片白色葡萄桩在坡地上绵延起伏,构成了暖阳之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穿过十八公里葡萄长廊,在烟台中粮的基地里,我们与正给葡萄藤修剪枝条的张方伟不期而遇。
“去年俺的葡萄平均糖度22度,比标准高出4度,仅此一项获得的奖金就有3万多。”眼瞅着满山遍野的葡萄桩,45岁的张方伟脸上绽满了笑容,“你们脚下的这片葡萄园共有158亩,都是俺包的,除去人工费,俺去年净赚5万元,跟城里人相比也不见得少。”
张方伟来自大院村,25岁就开始种葡萄。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教训至今难忘。“那时,葡萄种植升温,种植面积达3万亩,由于缺少龙头企业消化,大量的葡萄卖不出去,葡萄每公斤才卖一两毛钱。”老张说:“现在不同了。中粮这样的大企业接连不断来办基地,我们将地租给企业,在收取租金的同时,自己还可承包一块地拿管理费,一下成了‘工人’。更重要的是,基地的技术和相关费用都由公司提供,我们省事多了!”
磕刘二村的变化可为佐证。
三面环水的磕刘二村,曾是个远近闻名的穷村。由于土地贫瘠,过去这里每亩地竞价5元还无人耕种,人均纯收入仅600多元,青壮年外出打工,村民大量外迁,人口由200多人减少到26户共66人。1999年,烟台中粮在蓬莱建葡萄酒基地,磕刘二村成为首批基地村,全村200亩地全栽上了酿酒葡萄。仅葡萄一项,磕刘二村纯收入就近30万元。去年,该村所在地要建酒庄,全村整体搬迁,中粮掏钱建起两座住宅楼,水、电、暖俱全。当我们敲开一家房门时,房主陈志基老人正和老伴坐在90平方米的新房里看电视。“现在俺不种葡萄,光是中粮给俺俩的土地租金,一年就有2600元。”陈志基乐呵呵地说。
蓬莱葡萄多,刘家沟堪称之最。离开陈志基家,我们一行来到刘家沟。别说,这里不仅建立葡萄基地的公司多,农民种植的葡萄多,种植葡萄的农民收入增加也很多。
“蓬莱十八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全在刘家沟境内,云集的葡萄酒企业有16家,葡萄种植面积2.6万亩,今年将达3.2万亩。”说葡萄,刘家沟镇党委书记张天湖很来“劲”。
站在金六福的基地里,张天湖给我们讲起了刘家沟的葡萄经:“农民的命根子是土地,怎样才能让土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在刘家沟,发展既富民又富财政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就是一条有效途径。”张天湖说:“在山地种植一亩小麦,一年的纯收入也就几百元,而葡萄不一样,越是贫瘠的坡地,越适宜种葡萄。在刘家沟,农民将地出租给葡萄酒企业作基地,租金每亩400元并随年份递增,同时还可参加基地耕作,变成产业工人。给你算一笔帐———管理一亩葡萄可收入600-700元,加上奖金等就是1500元,而一个农民至少可以管10亩地,年收入可达15000元!”
为将更多的企业引进来办基地,刘家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将烟台中粮、瑞事临、康达、威利思、金六福香格里拉、法国瑞枫奥赛斯等葡萄酒项目引进来。这些企业的进驻,不仅一举将原先的农民变成工人,还解决了其他个体葡萄种植户的销售难题。在刘家沟村,我们看到,两个总计加工能力达3000吨的葡萄酒原酒厂已经投产,另一个扩建工程正在进行。该村村委副主任郝铁钢告诉我们:“在周围基地公司和原酒厂的拉动下,村里农民种植的葡萄根本就不愁销路!
刘家沟,是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副局长王林接受我们采访时说,目前蓬莱的葡萄基地达到8万多亩,中粮长城、菲律宾康达、法国露熙等50多家中外企业先后在此落户,葡萄酒年产量达到8万吨,占全国五分之一———“说国内每生产销售5瓶葡萄酒,就有一瓶‘蓬莱造’,并非戏言。”王林说。
蓬莱,正成为一座“中国葡萄酒名城”;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正成为这里的一大既富民又富财政的强势产业。在这里,共有3.7万户农民发展葡萄基地化种植,占全市农户的三分之一,年可增收3亿元。与此同时,葡萄酒企业贡献的利税达4.2亿元,另有12万农民成为葡萄产业链条上的“工人”,占全市劳动力的40%。
“建设新农村,如何根据区域特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很关键。”市委常委、蓬莱市委书记刘树琪说:“作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蓬莱拥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优势。在政府的引导和外力推动下,完全能够发展成为世界顶级的葡萄产区之一。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规划建设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葡萄产业带。蓬莱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有可为,农民的收入,还会增加!”
小葡萄,大产业。在蓬莱,我们深深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折服。时值初春,虽未见葡萄满枝,但透过满山遍野的葡萄桩,我们仿佛看到,一轮希望的朝阳正在仙境冉冉升起。
=========================
刘树琪:借外力激活内力 内力推动快速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改变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局面,激发农民和土地的内部活力,提高产出效益。
农业发展必须打破过去种植、加工分离的“二元结构”,建立起集产、加、销为一体的“一元结构”,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深层次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起独具特色和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立足蓬莱作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的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理、区位优势,我们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作为“百年立市”产业,培育成集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附加值、复合型产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激发农民和土地的内部活力,培育高效的“一元”特色产业,需要政府宏观引导,借助外力推动。市委市政府着眼全球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势,科学制定了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百年规划,争取在抓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积极借助外力,吸引国内外葡萄酒企业前来投资发展,依靠龙头带动,引领农民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目前,我们对全市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区域进行了普查和规划,将适合种植葡萄的60万亩荒山薄地划分为四大区域和三条产业发展带。同时,我们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葡萄酒企业进入,壮大葡萄及葡萄酒产业规模。到2010年,确保葡萄酒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规模化葡萄基地25万亩,基地农户达到7万户,形成30亿元销售收入和10亿元利税的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