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葡萄飘香的日子--记忆中昔日的葡萄山

2006-04-12 11:51 来源 :  胶东在线 作者 :  刘震东 武前才

分享
  其实位于市区三马路和四马路尽头的葡萄山只能算是一个小山丘。其之所以得名葡萄山,源于山顶上的张裕公司葡萄园。在以前的烟台人眼里,那葡萄园算是很大的了,于是大家都管那里叫葡萄山。

  据记载,在19世纪末期之前,葡萄山一直是一座无名荒山,漫山遍野生长着野生葡萄。清咸丰年间,英法联军进驻烟台,因为没有葡萄酒作伴,联军士兵感到枯燥乏味。正在此时,他们偶然发现山中有大片的野生葡萄。于是,士兵们用随身携带的小型制酒机榨汁、酿制,造好的葡萄酒别具特色,给士兵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时的葡萄山到底是什么模样?由于没有太多的记载,大家只能在心里对它进行想象和揣摩。前几日,在芝罘区退休老干部王景文先生家中,我偶然看到了一批清代末年由法国人出版的芝罘旧影明信片,其中一张就是当时的法国人用镜头记录的葡萄山老照片。借助这幅明信片,我们看到了葡萄山当年荒凉的模样,山上只有成片低矮的野生葡萄树,方圆几里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向北远远望去,能看到老烟台海边零星的建筑。

  葡萄山的“发迹”,得利于清朝末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为了给生产葡萄酒提供原料,张弼士经过实地考察,认为葡萄山的地理环境以及土质适合酿酒葡萄的种植,于是在葡萄山购买山丘种葡萄。当年,张弼士聘请奥国人拨保担任张裕酒师,拨保特地从奥国引进了大量的葡萄品种,但是这些葡萄株苗成活率低,即使活下来的株苗也天生柔弱,这令拨保愁眉不展。不久,葡萄山上大片长势甚欢的野生葡萄给拨保带来了灵感,他开始尝试用野生葡萄做接根株苗。8年后,野生葡萄与洋葡萄终结连理,并集聚多种长处于一身,用它所酿的葡萄酒更是令人啧啧称奇。由此,葡萄山一带迅速发展成为张裕公司的葡萄基地,葡萄山因此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关于当年葡萄园的繁荣景象,烟台仁德洋行创办者英国基督教传教士詹姆士·马茂兰(James Mamullan)的儿子慕马快乐(Gladys McMullan Murray) 在其写于20世纪70年代的回忆录《快乐的一生(CHINA BORN)》中这样描写葡萄山在他儿时的记忆:“市中心背面有葡萄山,夏秋间可见累累果实,散步其间,是一赏心乐事。园中有高台,看园人在里面监视,提防偷窃,今日烟台酒在伦敦市上可见。”

  烟台开埠前,葡萄山所在的地区由于远离城市中心,居民稀少。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定后,烟台成为了山东最早的通商口岸,众多的外国入侵者和传教士竞相踏上了这片民风淳朴、物产富饶的沿海小镇。由于这里距离大海很近,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外国人纷纷来此居住。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葡萄山附近已经建有10余座英美别墅。至今,在海军医院院内还保留有一座当年的英国民居。这是1930年由德成营造厂建造的一座砖石结构二层楼房,坐西向东,东有外廊,便于纳凉与观赏海景,外墙为花岗石砌墙面,四面坡红瓦屋顶,有阁楼窗,属于近代亚洲英国殖民地时早期建筑。

  当时著名的基督教葡萄山会堂也坐落在葡萄山下,其创始人虽然是英国人卜内德(W.E.Burnett),但却是中国人集合自办的一个小独立团体。最初设立的讲道点在东太平街,后迁到大马路坤山路东。1917年,大家捐钱在葡萄山下买了一块地,盖了礼拜堂,办起了信义小学。当时,烟台还没有一所公立小学,只有几个规模大些的教会自己办学,解决一些社会教育问题。

  烟台解放后,烟台气象台和葡萄山小学先后驻扎葡萄山。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葡萄山连同其山脚下的黄泥沟一起被开发成了居民小区,以往每到秋天就果香四溢的葡萄园,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去追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