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香港葡萄酒市场命盘
2012-01-18 13:55 来源 :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 作者 : 阿KEN
**此文曾邗载于广州WINE LIFE葡萄酒生活杂志2009年3月邗物**
总结一句,共度困境是金融危机和零关税的挑战与机遇里最重要的关键词。在香港,很多进葡萄酒行业的人皆是基于喜爱葡萄酒,深信没有那份热情难以熬下去。
After the announcement of wine cancellation tax, Hong Kong becomes a “wine heaven”, but the financial crsis also brought in the challenge to the wine market later on. How did the wine importers in Hong Kong survive in such situation?
2008年的香港,由于“零关税”的实行,香港市场持续有大量“三五爱酒人士”组成有限公司自行向外地酒厂或酒商直接提量订酒,使原来艰苦经营的进口商转瞬间流失大量中高端客户;更有个别独立葡萄酒收藏家把存放于伦敦保税仓之巨量名酿移迁返港,让政府与物流和拍卖行业产生了假象,误以为葡萄酒前景欣欣向荣,大家投放过量资源在这块行业里。我相信整年的进口数字庞大惊人,但销售量并非同步增长。
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香港的酒业更是百上加斤。做零售生意的酒窖要面对重重困境,例如:老租约拟定的高价租金,“裁员滚滚来”所带来的疲弱销费,利润空间所余无几等问题。此种种骨牌效应加上澳门同样在2008年8月底实施零关税和名庄酒拍卖未如理想,让葡萄酒进口变成负增长,确是不容乐观。
起码要熬至七月中才重见天日
其实,大量进口不代表大量销售,货主只是把存放外地的货源拿回香港,反正他们都是以终端收藏为主,偶尔参考拍卖行情而回顾手上资产的增值。那些真正在酒业里的人,皆需面对买家撤单与减价要求,销情之惨淡超乎所想。如果前几趟拍卖会的理想行情也核算在内,那么,金额上是有所增长的,但按量来算便是另一回事了。
大胆地预测,在2008年,每个渠道的酒业销售经过“昙花一现”的年夜饭,开年饭,婚礼等宴会的“速销”效应后,马上就要面对寒冬的淡季,起码要熬至七月中才重见天日。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公私宴会随着每个家庭的小孩的昂贵学费而可免则免,加上持续裁员失业的恶化情况,各层销售唯有狂减求售,把损失减至最低为止。
葡萄酒培训是市场出路
去年,很多经年空置的仓库因着大量葡萄酒存放仓库的需求而重现生机,物流运输行业也放胆扩张,货车与物料输送系统相继更新,有关人才突然吃香。政府还大洒金钱去开办葡萄酒物流和品酒课程以培训人才,预备大兴餐饮酒店等各相关行业。连一位当精算师年薪过百万的小女孩也自行创业,并考获WSET讲师资格,弃专业而走进葡萄酒圈子里。政府好像没有进深地研究过免关税后是否必然带动销售?那么,这些突然转型递增的人才攀过了一次性的事业高峰之后又怎样熬下去呢?
在我看来,香港政府理应带动支持酒业人士往内地条件优厚的口岸设立葡萄酒保税仓,这样可把当地低成本与香港的稍高工资两个优点整合为中庸开支,以能吸引更多外地酒商与国内进口商寄存葡萄酒。在培训这一块,政府也可发补贴给认可资格的品酒师去内地开办授课,先把葡萄酒文化融入内地,提高品喝者的生活品味,让更多葡萄酒概念深入内地市场,才能把整个香港葡萄酒行业易地兴旺起来。
共度困境靠热情
在一个香港酒商的角度看来,2009年,按照国内的国情,多重关税与繁琐的手续还是要坚持下去的,皆因邻近的特区已免了葡萄酒税。国内相关当局加强打击违法进口酒(特别是法国名庄酒),以保国产酒的销路;套用一句俗语:你得到我的人,也永远得不到我的心!提高进口酒的门槛及打击非法进口酒的工作仍是要执行下去,但是,治本的做法还是要政府支持国内葡萄酒工业,提升他们全面的质量,否则,无论打多少广告,也是枉然的。
总结一句,共度困境是金融危机和零关税的挑战与机遇里最重要的关键词。在香港,很多进葡萄酒行业的人皆是基于喜爱葡萄酒,深信没有那份热情难以熬下去,他们虽不致随时结业,但仍盼望能透过这个平台去认识不同行业的朋友,说不定今天向你买酒的人明天便是你其他行业的伙伴。抱这样心态的人,应可找到空间继续经营发展。否则,还是投资其他行业吧。
阿KEN备注:
虽然有关杂志编辑把原文一些重点讯息删除,但阿KEN愿尊重有关决定,现把邗物里的内容原版邗登。读者如想看看删除的观点,请直接与阿KE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