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雅,智利精品葡萄酒的新灵魂
2012-12-19 10:34 来源 : 《葡萄酒》杂志 作者 : Monique
分享
一场打败波尔多五大名庄的柏林审判,将世界葡萄酒的焦点都引向了智利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桑雅(Sena)。大家也许对其合伙人之一美国现代葡萄酒之父罗伯特·蒙大菲(Robert Mondavi)较为熟悉,其实,桑雅真正的主人智利本土名庄伊拉苏酒庄(Vina Errazuriz)同样有着许多精彩的故事。
一场柏林审判引发的环球试饮
大家还记得在1976年那场“巴黎审判”中,是哪个新世界的酒款一举打败波尔多五大名庄中的木桐(Château Mouton)与侯伯王(Château Haut Brion)而拿下盲品冠军的宝座吗?那是鹿跃庄1973年葡萄酒(Stag's Leap Wine Cellars 1973)。自这支让加州在国际舞台上扬眉吐气的佳酿震撼酒界后,这种“新旧世界名庄盲品比拼”的活动便流行起来。然而,我们今天的主角不是美国的鹿跃庄,而是由美国现代葡萄酒之父罗伯特·蒙大菲(Robert Mondavi)和智利名望家族现任接班人爱德华·查德威克(Eduardo Chadwick)一同创建的智利名庄—桑雅(Seña)。
爱德华·查德威克(Eduardo Chadwick)是国际葡萄酒圈中最为活跃的一位智利葡萄酒人,他不仅是智利老牌名庄伊拉苏酒庄现在的主人,还是葡萄酒大师学院(Institute of Masters of Wine)的主要赞助人。2004年,他突发奇想地在柏林组织了一场“柏林审判”,将伊拉苏顶级佳酿(Château Margaux)、桑雅与波尔多五大名庄的拉菲、拉图、玛歌,托斯卡纳的太阳园(Solaia)等名酒放在一起盲品,结果,查德威克2000年(Viñedo Chadwick 2000)与桑雅2001年(Seña 2001)分别以排名第一、第二获得最高分。这场“柏林审判”一炮打响了桑雅与伊拉苏酒庄在国际上的名气。
2011年,爱德华再度携手亚洲第一位葡萄酒大师李志延(Jeannie Cho Lee MW),陆续在香港、台北、首尔举办了三场结果令人更加震惊的盲品试饮。6个年份的桑雅对决波尔多左岸的四大名庄(拉图、拉菲、玛歌、木桐)。在2011年10月28日的那场香港盲品试饮会中,来自香港本土的40位专业酒评人惊讶于揭晓后的结果—前五名均是桑雅葡萄酒。更让人惊叹的是,同样的结果(只是年份排名不同)居然也发生在台北的那场盲品中。这三场盲品,不仅再次证明了桑雅在品质上能与世界顶级名庄并驾齐驱,也证明了桑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爱德华选了桑雅1995年到2008年的其中六个年份)。更重要的是,桑雅得到了亚洲三大主要成熟市场的认可。基于柏林与香港两大盲品比拼的佳绩,桑雅又于2012年开展了从伦敦到上海的环球盲品试饮,举办的城市包括伦敦、苏黎世、莫斯科、上海、深圳、杭州、福州、厦门。
一个悲情富商的爱情救赎
其实,在桑雅得到国际认可之前,创立于1870年的伊拉苏酒庄已被多位国际知名酒评人认为是智利高品质葡萄酒的标杆,比如世界著名的酒评人杰西丝·罗宾逊(Jancis Robinson)称“伊拉苏酒庄的出品是智利葡萄酒产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我走访智利的时期,也不难发现伊拉苏葡萄酒的身影,无论是街边的葡萄酒专卖店,还是像W酒店这种潮人聚集的五星级酒店,都可以找到该酒庄出品的不同选择。拥有150年历史的伊拉苏酒庄,可谓是智利名庄中的元老级代表了。
智利当地人都知道,伊拉苏酒庄由智利显赫的伊拉苏家族创建。百年来,该家族培育了四位智利总统、两位圣地亚哥大教主和数位外交官、作家和企业家。创建伊拉苏酒庄的马西米阿诺·伊拉苏(Maximiano Errazuriz)也是智利有名的铜矿企业家和政治家。马西米阿诺22岁便与当时智利首富乔治·汤姆斯·额门纳塔(Jose Tomas Urmeneta)的女儿结婚,并随后加入岳父的铜矿集团,这个集团的铜矿生产量占世界铜矿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不幸的是,生育后的妻子身体一直不得好转,最后于24岁早逝。伤心欲绝的马西米阿诺离开智利到欧洲旅游,在那里他萌生了对历史与艺术的兴趣。后来,他还以智利外交官员的身份在美国与英国工作过一段时间。1870年,回国后的他仿效岳父的做法,在圣地亚哥市区北部的阿公卡瓦(Aconcagua)山谷买了一块土地种植葡萄酿酒。
1971年,马西米阿诺遇见了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市(离圣地亚哥只有1个小时的车程,是智利最出名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马西米阿诺居住的地方)市长的女儿卡门(Carmen)。爱情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在葡萄园附近的村子建起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和城堡,酒庄也在他的精心料理下名气渐长。同年也是智利的总统选举年,马西米阿诺与其岳父同是总统候选人,为了避免纷争,马西米阿诺决定退出选举,带着妻子与孩子去巴黎度假。然而,同样的厄运又戏剧性地发生在这位善良又年轻的庄主身上,他第二个妻子卡门在旅途中染病,回国不久就逝世了。连失两位爱妻的马西米阿诺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继续咬紧牙根回到他的事业上。1978年,48岁的他隐退政界与商界,开始专注酒庄的发展。他的儿子拉斐尔(Rafael)子承父业,将葡萄园面积由300公顷扩充到700公顷,据当时的数据显示,这是世界上由单一葡萄农主拥有的最大面积的葡萄园。而马西米阿诺也一直单身不娶地料理着他最初买下的那片土地,酒庄似乎成为了他爱情的救赎。
一片潜力无限的有机土地
现在执掌伊拉苏酒庄(Vina Errazuriz)的是家族第五代接班人爱德华·查德威克(Eduardo Chadwick)。在他带领下的伊苏拉葡萄酒又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时代:智利现代酿酒技术的革新、佳美娜(Carmenere)的兴起与繁盛、海外投资的注入、有机种植的流行等等,这些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智利葡萄酒产业的标志。23岁就跟随父亲料理酒庄产业的爱德华一直坚信,智利同样能出产世界级品质的葡萄酒。1994年,他在英国建立了Hatch Mansfield Agencies葡萄酒贸易公司,与布根地著名生产商路易亚都世家(Maison Louis Jadot)合作,批发销售两大家族的葡萄酒以及世界各地的精品葡萄酒。同年,爱德华又成为了智利葡萄酒出口协会(现在改名为Vinos de Chile,与Wines of Chile是两个不同的机构)的会长。从此,爱德华一直致力于推进智利葡萄酒的出口贸易,同时,他还热衷于推广智利精品葡萄酒文化,这也是他成为葡萄酒大师学院主要赞助人的其中原因之一。
同爱德华一样,美国现代葡萄酒之父罗伯特·蒙大菲也坚信智利能出产与世界名庄抗衡的顶级佳酿。两人经过四年的探索,终于在阿公卡瓦山谷的西部找到了一块理想之地,酿造桑雅(Seña)的葡萄便出自那里。阿公卡瓦是智利较为暖和的产区,昼夜温差大。爱德华与罗伯特特意选择这群山围绕的小山坡上的土地,正是因为考虑到了山地对气候调节的作用。拥有远见的爱德华还相信,有机种植可以真正带出风土最本质的一面,从而酿造出一款既能反映智利风土特性,又能具备世界级高品质的精品葡萄酒。
智利风土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当初,爱德华·查德威克与罗伯特·蒙大菲正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创建了桑雅,而17年过去了,桑雅在与世界各大名庄比拼的同时,也让答案变得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