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葡萄酒的重生

2012-12-27 16:52 来源 :  《酒世界》 作者 : 

分享

  26年前,为了提高酒的甜度,制造浓厚蜂蜜甜度的假象,奥地利酿酒师们在葡萄酒中加入二甘醇(或称防冻剂),引起业界纷纷抵制;26年后,奥地利葡萄酒完成了华丽蜕变,在世界各大比赛中连连夺魁,已经跻身于世界前茅。

  2011年奥地利葡萄酒出口额达1.26亿欧元,刷新了历史纪录。奥地利葡萄酒推广局(AWMB)总裁Willi Klinger说:“出口额创下了历史新高,离不开奥地利酿酒师的杰出努力。低价特供的奥地利葡萄酒越来越少,即使均价上升,就品质而言,葡萄酒仍然超值。”近十几年来,奥地利的葡萄酒已经跻身于世界前茅的行列。奥地利在世界各大比赛中连连夺魁,在酒业的同行中已经让人刮目相看。

  奥地利葡萄酒能卷土重来,或许很多人没有想到。26年的时间,奥地利葡萄酒完成了华丽蜕变。奥地利葡萄酒所经历的痛苦的成长过程,对于中国葡萄酒是难得的借鉴。全面剖析奥地利葡萄酒,也显得十分必要。

  不堪回首的造假风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奥地利葡萄酒产量很大一部分是按照与德国大公司签订的供货合同组织生产。这些葡萄酒大都是些价格低廉的甜白葡萄酒。当时,德国的葡萄酒市场需求超过了德国的葡萄产量,这些大公司便来到奥地利采购廉价的奥地利甜白葡萄酒。奥地利布尔根兰地区的某些葡萄酒庄为了改善他们的葡萄酒,添加了乙二醇(俗称抗冻剂)。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增强葡萄酒的甜味和酒体感,虽然对人体不构成威胁,但却是非法行为。这些葡萄酒大多被用于勾兑标称“100%德国产品”的葡萄酒。

  1985年,造假行为最终被揭露。丑闻发生后,奥地利葡萄酒的声誉在一夜之间被毁,葡萄酒出口几乎陷入停滞。到第二年,奥地利葡萄酒销售猛跌80%。根据丑闻之后的1986年成立的奥地利葡萄酒市场销售委员会的统计,几乎所有参与造假的公司都陷入破产,无数无辜的公司也因此而倒闭。奥地利酒在德国被纷纷下架,有人甚至认为,此事件给奥地利带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丑闻背后的巨大改变

  这次丑闻已演变成一场政治风波,影响到了当时奥地利总理弗雷德·西诺瓦茨的执政基础,舆论的压力使得反对党借题发挥,认为农业部部长处理不及时,封锁消息,应该辞职。弗雷德不得不召集一个葡萄酒峰会将各大部长请过来开会,专门讨论丑闻的善后工作。奥地利政府把该抓的抓起来治罪,并承诺更加严格其葡萄酒的相关法律使之成为“欧洲最为严格的法律”。弗雷德政府承诺,对奥地利的56000酒庄实行财政支持以帮助渡过难关。

  当时刚刚成立的葡萄酒市场销售委员会重新修改了有关葡萄酒的法律法规,建立了严格的葡萄酒生产标准,并用全新的目光重塑葡萄酒产业。虽然以高质量葡萄酒为主的奥地利酒厂还为数很少,但质量意识在当时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奥地利人崇尚大自然的天性开始备受尊重。奥地利国内16%的农田,10%的葡萄园都实施有机耕作,如今还是有机农耕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即使到了今天,奥地利大部分葡萄园的葡萄都采用人工采摘。富有进取精神的酿酒师与酿酒厂重新定义,并将奥地利葡萄酒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励精图治,重在品质

  在品质上,奥地利把葡萄酒分为三级:佐餐酒、优质酒和极品酒。在区分不同等级的分类中,葡萄汁的含糖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佐餐酒、优质酒,还是极品酒,每公顷地的葡萄产量不得超过 9000公斤,生产的葡萄酒不得超过6750公升,所以必须用剪枝技术来控制葡萄的质量。限制每棵葡萄秧上的葡萄串数,就可改善每串葡萄的成熟度和葡萄的糖分含量,使葡萄汁更加饱和,也就是使所有的微矿物质和化学元素更加丰富,从而提高用这样的原材料酿制的葡萄酒质量。

  奥地利优质酒和极品酒还要受到国家的双重检查。首先要分析酒的化学成分,此外还要通过葡萄酒品尝委员会的鉴定。在每一瓶酒的标签上都有国家鉴定号码,在每一个瓶口上贴有红-白-红的封条,记录了这一质量监督和品质保证的周密办法。

  酿酒技艺与人文情怀共生

  事实上,奥地利的葡萄酒业主要以小型家族酿酒厂为主,总数超过9000家。他们大部分长久以来都是三代同堂齐心经营,这有助于确保大量的酿酒技艺和热情能世代相传。今天的新生代酿酒师不仅将自家传承的技术发扬光大,而且还把家中所学的知识跟国外累积的工作经验融会贯通。毫无疑问,今天新一代的奥地利酿酒师已经重新创造了奥地利葡萄酒的形象。

  奥地利葡萄酒芳香馥郁,果味诱人,有时带有适中的酸性。奥地利人还赋予了葡萄酒很多人文情调。每年奥地利都要选出一名葡萄酒女皇,全奥地利16 个葡萄酒产区各送选一名候选公主,候选人必须来自葡萄酒生产世家或受过完 整的葡萄种植学、酿造学等专业教育;必须年满18岁,未婚,并在当选女皇的 一年内不得缔结婚约。奥地利葡萄酒的重生不仅体现于香醇的葡萄酒本身,还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奥地利新派建筑风格酒窖,也获得了国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向本文作者表示感谢,欢迎读者提供原作者及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