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葡萄酒区掠影

2013-10-21 17:17 来源 :  《酒典》杂志 作者 :  July 译

分享

  2013年8月中旬,中国南方洪灾,东部和北方暴晒,而甘肃却是风和日丽,凉风送爽之时,曾经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串起了葡萄酒的阵阵芳香,中国·河西走廊[见注释]第三届有机葡萄美酒节在中国葡萄酒城武威召开。
  河西走廊以盛产美酒闻名于世,唐代诗人王翰写下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千古名句。雄伟的祈连山的千年冰山地下水成就了鲜美的瓜果,肥美的牛羊,这里沙漠绿洲连接戈壁荒漠,阳光充沛,土地广阔,独特的地域缔造了神奇的千里酒廊,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丝路文化。
  悠久的种植酿造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厚重的文化底蕴,出色的葡萄酒企业集群,成为河西走廊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优势资源。千年之前出使西域的张骞让葡萄种子和葡萄美酒随着大漠驼铃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如今遍布中国河西大地的葡萄庄园使得中国河西走廊已经成为真正的“葡萄美酒走廊”。 2012年10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组织李华博士等国内外葡萄酒知名专家科学论证后,授予武威“中国葡萄酒城”的称号,这里正是第三届有机葡萄美酒节的举办地。
  本次葡萄酒节包括多项活动,比如在武威市凉州植物园举办的为期三天的新大陆生活节,让市民在音乐中与葡萄酒企业直接交流;另外,河西走廊古代的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嘉裕关、张掖等作为葡萄酒节在主会场武威市之外的分会场,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传统产区:武威产区
  武威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民勤县、凉州区和古浪县北京沙漠沿线区。武威葡萄酒种植区位于东经101-104度,北纬36-38度间,发球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充足、光辐射强,日照时数长,无霜期近半年,年平均降水量低于200mm,年平均蒸发量1943mm;日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2度8.3度,春季升温快,热效率高,夏季温和,秋季凉爽,最热月平均温度20度,具有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最佳气候。武威土壤以沙质土为主,质地疏松,热交换快,温差大,有利于葡萄浆果的着色和成熟。
  武威市葡萄酒生产企业已有六家,其中莫高、威龙、皇台、紫轩为年生产能力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

  代表企业:甘肃威龙有机葡萄酒有限公司
  甘肃威龙有机葡萄酒有限公司是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旗下的威龙沙漠绿洲有机酒堡,也是本次葡萄酒节的开幕式会场。其葡萄园位于河西走廊古凉州(甘肃武威)境内,祁连山脚下,腾格里沙漠边缘,平昀海拔1500米,年均日照时间2800小时,生产“威龙”有机葡萄酒。

  明日之星:张掖临泽
  甘肃省张掖地区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临泽县城距离张掖湿地公园仅数十公里,自然环境优越,秋天时野鸭子、鹤和白冠穿梭其中,县城有黑河支流经过,距离张掖地区著名的七彩丹霞景区很近。
  临泽的支柱产业为玉米制种、红枣和牛羊等。临泽作为绿色县,拥有国内葡萄酒产区罕见的良好的生态资源,全县境内没有重工业污染源。据临泽有关部门规划,该县计划将葡萄酒产业打造成未来的一个重点产业,将引进若干家小型酒庄。不久前,本次葡萄酒节的参展商之一——美国月色美地葡萄酒集团看中临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临泽县达成了意向合作,计划打造一家具有浓郁西部风情和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庄。酒庄选址在美丽的丹霞山和人工湖旁边,葡萄园种植基地则位于临泽县板桥镇,这也是甘肃最佳的葡萄酒种植园区之一。

  代表企业:甘肃九粮国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甘肃九粮国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是甘肃滨河食品工业集团的子公司,其万亩葡萄基地位于张掖市临泽县板桥乡、甘州区平原堡镇,代表产品为 “国风”系列品牌葡萄酒。
  国风葡萄酒厂在2002年种植下临泽县板桥镇的第一片现代意义的葡萄园,约2000亩,亩产约600-800公斤葡萄,主要种植赤霞珠和美乐葡萄,每年11月15日前埋枝,以便在冬天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中存活,第二年四月中旬挖出来不久发芽。
板桥镇大片土地贫瘠,上面层主要是沙土地,做两米的竖向土壤层分析,两米处是粗沙,每三年施一次羊粪,每亩约8立方,一年浇六次水,人工除草,葡萄园由农户承包经营,每户约三十亩,根据含糖量高低来付费。冬天时偶尔下雪,最厚15公分。

  国际专家对产区建议
  8月20日下午,作为本次葡萄酒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国内外葡萄酒大师纵论中国•河西走廊葡萄酒暨中国葡萄酒城”会议在武威市沙漠公园召开,会上,多位国际一流的酒评家、酿酒大师、国际葡萄酒教育家等就河西走廊葡萄酒进行交流,提出了各自对产区的看法和建设。

  肯尼斯•富森
  (Kenneth Fugelsang)国际葡萄酒协会认证作家,著名酒评家,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对于河西走廊葡萄酒的发展建议:
  一、作为一名葡萄酒教育者,我认为首先要大力推动葡萄酒教育和葡萄酒知识普及的工作,引导消费者认识和了解葡萄酒,并喜欢上葡萄酒;葡萄酒专业人士需要重视交流,相互分享实验的结果。
  二、对于葡萄酒生产者而言,在产品开发设计上,要不断尝试创新,引进更多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邀请国内大学相关专业的专家参与实际的酒庄与产区建设,以开放的姿态,加强国际国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同酒庄之间的相互交流。
  三、河西走廊产区别具特色,建议走出国门,把这里的葡萄酒推向国际,让全世界了解河西走廊产区的存在。

      彼得•甘布
  (Peter Gamble)国际著名酒评家,著名酒堡设计师,著名葡萄酒专栏作家、加拿大葡萄酒市场发展战略顾问
  在河西走廊产区,我品尝到了香气浓郁、令人惊讶的葡萄酒,这里的葡萄酒糖酸比平衡,香气馥郁优雅,物体强烈的地域特性,同时也是世界葡萄酒发展的趋势。
  很高兴看到此次节会邀请来了许多世界级葡萄酒专家共同参与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建设,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和世界其它葡萄酒产业区一样,正在努力将葡萄酒产业从无到有、一点点发展起来。邀请国际知名的业内专家来访,帮助产区推广是迅速提升产区知名度的措施之一,希望在专家的帮助下能在国际葡萄酒消费市场上看到中国河西走廊葡萄酒的身影。
  另外,建议鼓励投资兴建小规模酒庄,这样会对做大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推动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普奇•普斯洛斯奇
  (Pooch Pucilowski)国际认证葡萄酒教育家(CWE),著名酒评家,资深侍酒师,资深葡萄酒杂志专栏作家,国际葡萄酒大赛评判员
  “中国•河西走廊第三届有机葡萄美酒节”非常成功,建议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以后多举办类似的节庆活动,借助节庆活动,来推广和宣传产区,让更多人了解河西走廊葡萄酒和葡萄酒文化。
  中国葡萄酒可以校仿美国、加拿大的做法,在所生产的每一瓶酒的酒标之上都印有酿造这款酒所用的酿酒葡萄的名称、年份以及该瓶酒的最佳饮用年限等信息,以便消费者参考。
  建议当地媒体应对河西走廊葡萄酒做更多推广工作,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及这里所产的葡萄美酒,借助媒体的影响力来提高河西走廊葡萄酒的知名度和影响范围。

  安•思博灵
  (Ann Sperling)国际著名酿酒大师,国际著名酒评家,有机葡萄酿造发展专家
  在国际上,生产有机葡萄酒是发展趋势,有机产品代表着更健康、更高品质和更贴近生态。对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的建议如下:
  河西走廊土壤结构疏松,矿物质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这种相对贫瘠的土地具有有机葡萄种植的天然优势。河西走廊葡萄庄园施用有机肥,并且采用株间生草等栽培方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也更环保。河西走廊气候干燥,降水少,贫瘠和干旱的土地对于酿酒葡萄的生长来说是一件好事,在葡萄苗木幼时,可以适当灌溉,但当葡萄树生长一段时间,天生会从根部汲取水分和营养,以后尽量避免浇水,以得到质量更佳的果实。
  冬季气候寒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葡萄的个性,未尝不是好事。在葡萄品种选择上,建议多选择种植合适的品种,以应对气候对葡萄生长带来的影响。
  葡萄酒业的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金回收期长,需要足够的耐心来等待产业的成熟。

  提姆•汉尼
  (Tim Hanni)美国第一位世界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著名作家,葡萄酒教育家,米其林三星大厨
  葡萄酒是历史上获利最多的农业产业,河西走廊葡萄酒业面对的问题正是过去加拿大、美国所面对过的——35年前,美国纳帕酒谷在世界上也并不如今天这样有名,如今世界驰名的加拿大,当年也同样默默无闻。河西走廊现在致力于发展优质葡萄酒,也必经过一个从无名至有名的过程。
  河西走廊葡萄酒业以开放的姿态,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在尊重当地产业基础之上,吸取过去以及其他葡萄酒产区成败的经验,借助业内专家的力量提升、推广,以后就一定能在国际市场上广受认可,这也是国际葡萄酒专家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托尼•阿斯伯勒
   (Tony Aspler)加拿大葡萄酒Decanter世界葡萄酒奖主席,加拿大葡萄酒图书馆主任,多伦多星报葡萄酒专栏作家,2007年加拿大勋章获得者
  我第一次接触中国葡萄酒是1986年,时隔20多年,此次节会上品尝了河西走廊葡萄酒,两次中国的葡萄酒质量的提升令我非常惊讶,也让我看到了中国葡萄酒业的快速发展和美好前景。
  正如彼得•甘布所言,河西走廊需要建立更多更精致的小酒庄,每一小酒庄产量控制在两三万瓶左右,与大酒庄并存。河西走廊产区要做的还有:第一,要控制产量。种植户希望产量越高、葡萄颗粒越大越好,但是高品质葡萄酒生产,其原料产量一定要严格控制,并且葡萄颗粒要均匀且越小越好。第二,河西走廊的气候条件适宜有机葡萄酒生产,应更加大力宣传河西走廊的有机产品,突出产区特色。另外,酒庄酒标设计,也必须要醒目,才能在众多葡萄酒品牌中脱颖而出。

   涂正顺
  葡萄与葡萄酒博士,青岛大学生物系教授,中国园艺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会员
  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我们需要做的有两点:一是做到彻底的有机,二是要发掘本土的文化,做好这两点,才能真正代表中国葡萄酒。
  中国有机葡萄酒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潜力巨大,要达到真正的有机,需要从葡萄园源头抓起,从一开始的种植方面就少用或不用有害除虫和抗病溶液,甚至尽量少用葡萄酒业中常见的“波尔多液”,而凭借甘肃干旱以及冬季严寒的气候来让葡萄苗健康成长。
  关于文化,我们要找准河西走廊葡萄酒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掘本土文化,河西走廊拥有丝绸之路文化、敦煌莫高窟文化、凉州葡萄酒文化等,在开发文化旅游、葡萄庄园及酒庄旅游方面非常有潜力,有待深入挖掘,开发利用。
 
注释:河西走廊是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甘肃新疆边界以东,因位于黄河以西,故得名,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的一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