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戈壁滩酿出好酒?——天塞酒庄

2014-04-18 15:57 来源 :  酒斛网 作者 :  宁博

分享

 

  八月的新疆,烈日炎炎。我坐在前往天塞酒庄的车里,窗外是莽莽的戈壁滩,沙黄色的世界里偶尔飘过一丝绿色的痕迹,转瞬即逝。走访过全世界很多葡萄酒产区,这样的景象并不多见。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酿造出一款葡萄酒?又是什么让酒庄的主人将葡萄园建在了这里。

  车厢里,天塞酒庄的庄主陈立忠女士手持一个小型的扩音器,耐心地向同行的各位介绍当地的气候条件:“我们现在所处的焉耆盆地,属于典型的荒漠气候,日照强,昼夜温差较大,冬冷夏热,年降水量不足一百毫米,蒸发量却将近两千毫米…”。听到这里,我越发的意识到:这样的环境下,建设葡萄园所付出的努力应该是巨大的。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陈女士。去年春天,我们曾在法国勃艮第的小城博纳见过一面。当时的陈女士还在筹划酒庄陈酿用的橡木桶的事情,到法国进行商务考察,顺便参观当地的葡萄园,刚去过波尔多,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勃艮第。经一位朋友介绍,我们约在一家小店吃饭交谈,聊了很多关于葡萄酒的话题,聊天的很多细节记不清了,但陈女士当时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她说:“勃艮第的葡萄园每公顷能种8000-10000株葡萄藤,密密麻麻的,法国人眼中贫瘠的土地,放在新疆的葡萄园里,已经是一种奢侈了”。

图片:天塞酒庄葡萄园

  想不到这么快就在新疆见到陈女士了。想到这里,我倒是越发地期待能看到陈女士的天塞酒庄了。车子从库尔勒市出发,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一大片整齐的绿色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天塞酒庄150公顷的葡萄园,种植着赤霞珠、美乐、希拉等常见的葡萄品种。为了对抗水分的快速蒸发,葡萄园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并自建了有机肥料厂,施行有机种植。“2010年一片葡萄园出了虫子,我坚持不给这些葡萄树打药,最后全园工人和我一起下地用手捉虫才消灭了虫害。”陈女士不无自豪地说。

  酒庄的酿造顾问李德美教授带我们走进葡萄园。刚刚获得一家国际葡萄酒杂志年度人物大奖的他,是国内最权威的种植和酿造专家。“从今年的葡萄挂果到现在,工人们已经进行了两轮绿色采收”李德美教授解释道。前些年刚开始做绿色采收,工人们都觉得浪费,后来陈女士亲自上阵带着工人们到葡萄园里疏果,工人们才开始慢慢接受。

图片:李德美教授解释葡萄藤的架型

  人力在这里是很大的问题,由于地处戈壁滩,周遭配套设施差,且交通又不太便利,即使是当地很少有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酒庄为工人们建好了宿舍和家庭房,还专门开辟了有机菜地和牧场,以解决员工的生活问题。“工人们的情绪会传递给葡萄,工人们快乐,我的葡萄才会快乐。”陈女士说。

  工人们拿来当地盛产的各种瓜果招待我们,现场的气氛变得欢快起来。和工人们聊天,得知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内地省份,有些工人还把远在内地的妻儿和父母接过来一起生活。在这里,集体生活让他们有归属感。

  酒庄的另一位合伙人王小伟先生带我们参观了发酵间和酒窖。王先生此前在新疆当地经营一家成功的木雕家具厂,出于对葡萄酒的共同爱好,他结识了陈立忠女士,两人决定共同投资在新疆建设一座酒庄。 “酒庄的建设本来需要投资1.5亿,结果一不小心我们就投了1.8亿。”王小伟解释说。在外人看来有些不惜成本的投资为他带来了最好的设备和最优秀的种植酿造团队。

  在天塞酒庄的酒窖中,我们安静地品尝完2012年份的六款酒,一款霞多丽,一款赤霞珠做的桃红葡萄酒和四款以波尔多品种为主的红葡萄酒。天塞的霞多丽表现得非常平易近人,芬芳的香气让人马上联想到收获季节瓜果飘香的新疆。2012年份的美乐是天塞酒庄正式装瓶的第一批酒。“这些酒是天塞的生肖系列,以后每个年份酿造的一罐酒就用来做这个系列,每年春节前装瓶!”。 陈女士解释说。这款美乐清新易饮,是一款能哄人开心的酒。

图片:天塞酒庄2012年酿造的六款酒

  四款酒中的最后两款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两款赤霞珠为主的葡萄酒,分别混有不同比例的马瑟兰—这是一个由赤霞珠和歌海娜杂交的葡萄品种,在国内并不多见。充沛的果香,入口坚实有力,却没有年轻赤霞珠葡萄带来的鲁莽,热情却不张扬。一如某种人格魅力带给人的感觉。

  2012年酒庄的产量有40万瓶,虽属于低产,但酒的价格却并不算高。“天塞葡萄酒的价格只代表相应的品质,并不会体现初期的投资”陈女士坦诚地说。

  晚上,在当地的一户维族人家里,我们受到了两位庄主热情的款待。大家载歌载舞,把酒言欢。酒至正酣,众人举杯祝辞。有人问起陈女士的创业艰辛,陈女士淡淡的解释说,为了酿造一款好酒,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我倒是希望,我对葡萄酒的热情,能在将来传给下一代人。”陈女士看了看身边的女儿说道。

点击查看原文:http://vinehoo.com/userBlog/Detail.aspx?ID=209

发表评论